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345»Pages: 1/20     Go
主题 : 山西行)))大清相国陈廷敬墓和三代老祖坟 
万法皆由缘
级别: 总坛主

UID: 1
精华: 86
发帖: 11985
威望: 18451 点
金钱: 751111 RMB
贡献值: 1500 点
好评度: 4049 点
在线时间: 137513(时)
注册时间: 2007-10-17
最后登录: 2025-09-18
楼主  发表于: 2015-01-26 14:28

1 山西行)))大清相国陈廷敬墓和三代老祖坟 

管理提醒: 本帖被 默默 执行加亮操作(2015-02-15)
jxq89x  
*13-)yfd  
      考察了陈廷敬的父母坟后,我与易友马上回程,趁时间还早,想打探一下陈廷敬的其他老祖坟,但问了几个老乡都不大清楚,最后没办法,反正闲着是闲着,就随意去葬陈廷敬本人的墓地看看。 C nD3%%  
x #|t#N%  
  陈廷敬墓地名曰"紫云阡",在皇城村北2公里处静坪山,静坪山又名龙凤山,占地16000平方米。 JuRWR0@`  
 (tT%rj!  
w*(1qUF#%  
,wHlU-%  
1
=BV_ ?  
图1,墓地入口是一座豪华的石牌坊,中间刻有:皇恩宠赐,辅弼鼎臣。 s%m?Yh3  
bHTTxZ-%  
X)c0 y3hk  
.\)ek[?  
NID2$p  
s(=@J?7As  
2
AvuGAlP  
图2,过了石牌坊,可看到穴星的侧面,此时正是红叶满山。 p}K+4z   
jCg4$),b  
u)/i$N  
'g} Q@@b  
YW8Odm  
8)b*q\ O'  
3
`V*$pHo  
图3,路中间是刻有挽诗的碑亭。 <BBSC  
tqKX\N=5^  
iRv \:.aQ.  
4s <Z KU  
0f5)]  
C [8='i26  
4
N]|)O]/[  
图4,再往内走,路旁是10通高大的神道碑,外砌护碑亭,碑文详尽记载了康熙皇帝对陈廷敬去世后的深切缅怀。 lZ`@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好评度:+1(wzp1688) 优秀文章
  • 威望:+5(谢广铭)
  • 金钱:+100(火生) 优秀文章
  • 金钱:+200(三江元缘) 优秀文章
  • [大地寻龙不辞远,平生好入青山游。]
    QQ联系:86502079,微信工作号:ok808808ok(认清号码,谨防假冒)
    万法皆由缘
    级别: 总坛主

    UID: 1
    精华: 86
    发帖: 11985
    威望: 18451 点
    金钱: 751111 RMB
    贡献值: 1500 点
    好评度: 4049 点
    在线时间: 137513(时)
    注册时间: 2007-10-17
    最后登录: 2025-09-18
    沙发  发表于: 2015-01-26 14:29

    7KV0g1GQ  
    5
    "!PN+gB  
    图5,这是陈廷敬墓,入眼一看,就觉偏离脉气了。 QG;V\2T2[  
    ;2,Q:&`   
    R!RgQwEak  
    7JLjA\k  
    |6Qn/N$+f  
    " VSma  
    6
    QbEb}Jt  
    图6,脉气应该是偏于墓的白虎方。 e/<'HM T  
    PW"uPn  
    Z$Vd8U;  
    oP`Qyk  
    ?.69nN  
    c(lG_"q6  
    7
    vC-5_pl  
    图7,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年届73岁的陈廷敬“以疾乞休”,未获准。第二年张玉书、李光地两相一死一病,宰相三缺二,陈廷敬自知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继续担纲《康熙字典》,直至去世。其间,帝勉励他说:“卿是耄旧,可称完人。”为他御题“午亭山村”匾,动情地说:“朕特书此匾赐卿,自此不与人写字矣!”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陈廷敬病重,帝心急如焚,“专遣侍医,往调良药,频加存问,驰赐珍馐”。他病逝后,“上深惜之,亲制挽诗一章,命皇三子允祉奠茶酒”,“命南书房翰林励廷仪、张廷玉赍焚”,“又命部院大臣会其丧,赐白金千,溢"文贞"。朝廷大臣去世,按制皇帝只写一篇祭文,可却为陈廷敬写了三篇祭文。作为汉族大臣,被满族皇帝一生倚重,死后给予殊遇,可谓备极哀荣,非常难得。 o/I`L  
    *|3G"B{w6  
    dZ,~yV  
    tP|ox]  
    - D^v:aC  
    %j;mDR9 5  
    8
    K,f- w2!  
    图8,陈廷敬是陈昌期之长子,原名陈敬,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中进士。会试时,顺治发现还有一个顺天府的考生也叫陈敬,为便于区别,特命加“廷”字于泽州陈敬名中,陈廷敬之名由此而来。也许就是这一“廷”字,使陈廷敬与朝廷结下了不解之缘,宛如插上翅膀一般,青云直上。 VNxhv!w  
      陈敬自幼受到严格而系统的教育,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9岁那年,陈家花园牡丹盛开,其父陈昌期设宴邀请同僚好友前来赏花。席间,有人想试试陈敬的文才,就以牡丹为题,让他咏诗一首。他略一沉吟脱口而出:“牡丹后春开,梅花先春坼,要使物皆春,定须春恨释。”此诗一出,满座称奇,连他的母亲张氏也惊讶地说:“此子欲使万物皆其所耶!”(《午亭山人年谱》)足见其从小就志向不凡。 Y i`wj^  
      有意思的是,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年仅13岁的陈敬与父亲一道到潞安附(今长治)考秀才,以童子第一入州学,而年已46岁的父亲成绩却远远不如儿子。 aHSl_[  
      陈廷敬得中进士后,春风得意地开始了宦海生涯。他入仕初期的官职主要是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经筵讲官、翰林院掌院学士等,似乎不掌实权,不过是个教师而已。但作为教师的他,所教的学生却非同一般,是有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康熙。值得注意的是,他的上述官职均是在康熙年间获得的,也就是说,他不是给身为太子的康熙当老师,而是给身为皇帝的康熙当老师,由此身价倍增,对康熙乃至整个朝廷的影响非同小可。 *nV*WU S3  
      在为皇帝讲学的过程中,陈廷敬的卓越才干和优良品德得以充分展示,康熙对自己的这位老师格外青睐,陈廷敬的官运随即一路飙升: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入职南书房行走,这成为他仕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如果说担任教师给了他接近皇帝机会的话,那么入职南书房行走则使他获得了参与机密决策的权利;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升礼部右侍郎,不久转任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为会试总裁;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改吏部左侍郎,仍兼翰林院学士;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迁工部尚书;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改户部尚书,同年转任吏部尚书,兼管修书总裁事务。 s )7sgP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礼部、工部、吏部,轮流担任3个要害部门的主官,可见康熙对他的信任与器重无与伦比。其间,他“经筵讲官”的身份一直不变,康熙太需要他这样一位“每日进讲,启迪朕心,甚有裨益”的老师了。 3;wOA4ur  
      不管是担任“日讲《起居注》官”,还是长期充任经筵讲官”,陈廷敬的主要职责就是同康熙探讨学问、治道。在进讲时,康熙有时还要根据当时的政事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这无形中给陈廷敬搭建了一个阐发己见、施展抱负的绝好平台。陈廷敬在《午亭文编》卷二十九中这样回忆:“每当玉音下询,获申奏时,讲义之外,薄有敷陈。” bA(-7l?  
      陈廷敬在经筵日讲中,主要是向康熙灌输程朱学术,希望康熙“天德与王道同功,修己与治人兼至”,故其“凡入讲幄,开陈王道,摈弃异端,详端竟委,必期积诚感格而后止”。他还受命编写《日讲四书解义》二十六卷,报呈康熙钦定,“所推演者皆作圣之基,为治之本,词近而旨远,语约而道宏”。 @[hD;xO  
      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三藩之乱平定不久,陈廷敬及时提醒康熙,要充分利用人心振奋、上下一心的大好时机,为清朝的宏大基业制定长远战略。他说:“至于世道修明之日,人心联合之时,正当大有为之际,必有纪纲宏远之规模,为社稷灵长之大,计虑万年。”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急功近利,“毋狃于旦夕”,“成大事,毋狃于小利”。 ~L=? F  
      康熙对陈廷敬所传授的帝王之学极为赞赏,特为《日讲四书解义》作序,称自己“孜孜求治,留心学问”,“命儒臣撰为讲义,裨益政治,同诸经史进讲,经历寒暑,罔敢间辍”,明确宣布清朝将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究先圣之微言,则以此为化民成俗之方,用期一道同风之治,庶几近于唐虞三代文明之盛也夫。”(《康熙起居注》) w72\'  
      在清代,官场险恶,矛盾复杂,斗争激烈,正如康熙所言,“彼此倾轧,伐异党同,私怨交寻,牵连报复”。置身其中的陈廷敬对此深恶痛绝,仗义执言,利用讲筵奏对之机,鞭辟入里地谈“及小人”问题,提醒康熙警惕。 k\}\>&Zqu  
      《午亭文编》记载了当时君臣二人围绕小人”展开的一番对话,十分耐人寻味。陈廷敬说:“从来上之德意不能下究,民之疾苦不能上闻者,皆小人为之壅蔽于其间也。故贵解而去之。小人之害,有不可胜言者。盖小人未得志之时,必工为谄媚之术,既得志之后,则肆其险毒之奸,是以断然必解而去之也。” n4DKLAl  
      他又说:“君子光明磊落,即有过失,人所易见;小人巧佞回邪,患得患失,凡所以贪位固宠者,无所不至。又能形人之短,见己之长,能使人主信任而不疑,故得专权而肆其恶。“小人谗害君子,不在大庭广众之际,而在于筵闲私语之时。使人主听受其言而不觉,故圣人比之为暮夜之贼,惟圣明之主严绝其端,则可以无此患也。” ITBa ^P  
      这番精彩的高论,显然打动了康熙,他对陈廷敬说:“从来君子得志犹能容小人,小人得志必不肯容君子。”陈廷敬对曰:“诚如圣言,此古今同慨。惟圣明在上,有以察之。” ?;CMsO*q  
      自古以来,就有君圣臣明之说,300多年之前,陈廷敬与康熙之间的这番谈话,切中官场时弊,具有一定的超越时空限制的普遍意义。今天读来,依然不乏振聋发聩、耳目一新之感,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从来不缺少小人,缺少的是对小人的深刻认识与警觉!  7D\:i1~  
      得到康熙的赏识与宠幸,陈廷敬在险象环生的官场中,总能逢凶化吉。惟有一次,被小人死死咬住,差点儿酿成大祸。咬他的小人,不是别人,竟然是他的儿女亲家、湖北巡抚张?。据《清史列传?陈廷敬传》记载,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张?因贪污、行贿遭到御史弹劾,经调查基本属实,依法“究拟论死”。张?“遣人赍银赴京”,指望陈廷敬伸出援手,但遭到“不徇私党,不阿友朋”的陈廷敬的断然拒绝。 ew|e66Tw$  
      张?怀恨在心,在被“诘其行贿何人”时, -zH` 9>J5|  
    他“初以分馈甚众不能悉数”,狡猾地咬出陈廷敬及尚书徐乾学、詹事高士奇等都曾受其贿赂。幸而康熙“圣明洞察”,口谕“此案严审牵连人多,就已审实者即可完结”,对陈廷敬等3人“置弗问”。 Ydh+iLjhx  
      尽管如此,陈廷敬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上书康熙,以父亲年逾八十、盼其回乡厮守为由,请求致仕归养、退休离朝。康熙认为情词恳切,许原官解任,仍管理修书“总裁”,让他继续在编撰文化典籍上发挥余热,对其信任程度一如既往,未尝稍减。 DM3 %+ xY  
      陈廷敬的父亲亡后仅仅过了两年多的时间,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陈廷敬东山再起,复任经筵讲官、都察院左都御史。上任后,他再度显露出清廉勤政、雷厉风行的风骨,上疏朝廷,认为言官有指陈时弊、纠劾不法之责,若中外臣僚果有奸贪不法因革事宜,果有纪纲关系者,则当切实指“陈”,但须言之有据,惟其如此,才能达到“言不轻发,发而必当,使不肖之徒有所警戒顾忌,不敢恣意妄为”之功效。 7H_*1_%ZQ  
      后来,他又相继担任工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在吏部尚书任上,他坚拒跑官、要官、买官等腐败之事。他给家人下了一道死命令:如发现有行为不端、送礼谋私、试行贿赂等迹象者,一概不许放进家门,违令者严惩不殆。 *T0!q#R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陈廷敬擢升文渊阁大学士,成为名副其实的辅弼大臣。虽然位高权重,他依然出污泥而不染,保持节俭清廉的本色,不徇情、不枉法、不结党、不营私,与同僚和衷共事,时人赞其“性尚含容,不立异,无与人门户意气之争,故能为人所容”。(《清诗纪事初编》) 3KN})*1  
      陈廷敬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修书精勤,除了自撰诗文选集《午亭文编》五十卷外,还曾担任《清太宗实录》《三朝圣训》《政治典训》、《平定三藩方略》《大清一统志》《皇舆表》、《明史》等文史巨著的总裁官。 nb #)$l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参与了语言文字巨著《佩文韵府》与大型字书《康熙字典》的编纂工作并担任总阅官,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KDJ-IXoU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陈廷敬向康熙再次请求致仕”退休,未获批准。直到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才获恩准。不料,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首辅大学士张玉书去世,另一大学士李光地也重病缠身,难有起色。陈廷敬奉旨再度入京,总领阁务,以老病之躯襄理朝政。 fH ?s~X]  
      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陈廷敬死于任上。康熙闻之,深感痛惜,命皇三子允祉率大臣侍卫奠酒,给银千两治丧,令各部院满、汉大臣俱往吊唁。同时,还亲自赋诗一首,表示怀念:“世传诗赋重,名在独遗荣。去岁伤元辅,连年痛大羹。朝思葵衷励,国典玉衡平。儒雅空阶叹,长嗟光润生。”  [?moS!  
      陈廷敬与先他而逝的张玉书、后他而逝的李光地一样,都得到了康熙所赐的谥号“文贞”,可见康熙对3位老臣的倚重。 fwz-)?   
      陈廷敬的灵柩要归故里,当时从北京到山西路途遥遥,其行不易。康熙特命官员沈一揆专程护送灵柩,通过一个个驿站,“凡水陆两经地方,黄童白叟道路观瞻,莫不仰颂圣天子轸老臣有加无己之至感”。 !)LVZfQ0  
    [大地寻龙不辞远,平生好入青山游。]
    QQ联系:86502079,微信工作号:ok808808ok(认清号码,谨防假冒)
    万法皆由缘
    级别: 总坛主

    UID: 1
    精华: 86
    发帖: 11985
    威望: 18451 点
    金钱: 751111 RMB
    贡献值: 1500 点
    好评度: 4049 点
    在线时间: 137513(时)
    注册时间: 2007-10-17
    最后登录: 2025-09-18
    板凳  发表于: 2015-01-26 14:35

    -5d^n\CDK  
    9
    USJk *  
    图9,现存陈廷敬墓地的石碑有两块,刻有两篇不同的御制祭文,充分证明在陈廷敬逝世后一连祭奠了两次,极具哀荣。 ((mR' A|`  
    O7# 8g$ZIv  
    ,V.Bzf%=O  
    =RjseTS  
    K%WG[p\Eu  
    7L$\S[E  
    10
    0vrx5E!  
    图10,墓碑坐丙山170,5度。 +CXtTasP  
    #(G"ya  
    pRGag~h|E  
    sz+%4T  
    ANq3r(  
    .r\|9 *j<  
    11
    -X_dY>>s  
    9|qzFmE#  
    rIQ%X`Y  
    AY_GD ^  
    D&!c7_^  
    12
       hK 1 H'~c  
    图12,于陈廷敬墓后看明堂,只能从树隙中看到一点点案山。 K2!GpGZu  
    qw6i|JM%  
    在实际考察过陈廷敬墓后,发现此墓偏离脉气,背后有穴星上隐隐分下的界水,实有水淋头之嫌,不是好地。 _DLELcH Y  
    [K""6D  
    [大地寻龙不辞远,平生好入青山游。]
    QQ联系:86502079,微信工作号:ok808808ok(认清号码,谨防假冒)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级别: 金牌会员
    UID: 101651
    精华: 0
    发帖: 75
    威望: 30 点
    金钱: 1306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1 点
    在线时间: 3109(时)
    注册时间: 2012-06-26
    最后登录: 2019-03-26
    3楼  发表于: 2015-01-26 14:36

    灵版辛苦
    [ 此帖被anita_sky在2015-01-26 15:17重新编辑 ]
    万法皆由缘
    级别: 总坛主

    UID: 1
    精华: 86
    发帖: 11985
    威望: 18451 点
    金钱: 751111 RMB
    贡献值: 1500 点
    好评度: 4049 点
    在线时间: 137513(时)
    注册时间: 2007-10-17
    最后登录: 2025-09-18
    4楼  发表于: 2015-01-26 14:36

    -8:/My  
    13
    z-_$P)[c  
    图13,看过陈廷敬墓,想去穴星正脉处看看,却看到已有三座古坟,仔细的阅读碑文,意外发现,这三座古坟竟然就是陈廷敬的三代老祖坟,分别是他的天祖(高祖的父亲)、高祖、曾祖与所配夫人的合葬墓。没想到,问了M个人都问不到的陈氏老祖坟,就是在陈廷敬墓的白虎方,原来陈廷敬是按民俗附葬于老祖坟旁边的,我们还以后他位高权重,朝庭另寻一地给他安葬呢。 ~Z' /b|x<3  
    ~- eB  
    5Zn:$?7  
    m{ f+ !  
    aRy" _dZ2  
    |J$ Bj?  
    14
    ?D;7ut$~  
    图14,陈廷敬天祖坟在最后方,正挨穴星正顶下脉之气,右前方是高祖坟,年代久碑也倾倒了。曾祖却在高祖的正前方,这不大好,挡住了高祖坟的出路了。 I(>j"H)cAF  
    >!bw8lVV  
    以下是三代老祖坟的数据: 3v ~[kVhoG  
    天祖陈珙,字孟瑞,号南泉,配张氏合葬,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清明立碑,坐午山178度。 Q'rgh+6  
    高祖陈修,字宗慎,号柏山,万历三十五年(1607丁未)清明立碑,坐午山177度。 lP *p7Y '  
    曾祖陈三乐,字同伦,号育斋,与卢氏合葬,坐丙山171,5度。 Og7^7))  
    $},_O8R  
    N"s"^}M\  
    Jw0I$W/  
    Zmm6&OZ%  
    kK=f@l  
    mcTC'. 9  
    15
    E8L\3V4  
    图15,于老祖坟前的大坪托上往回看,可知这几个老祖坟都挨在穴星正脉的范围内。 lUd4`r"  
    [*1:?mD$  
    $kccM& B  
    )v\ A8)[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威望:+5(云开日明) 优秀文章
  • [大地寻龙不辞远,平生好入青山游。]
    QQ联系:86502079,微信工作号:ok808808ok(认清号码,谨防假冒)
    级别: 铁牌会员
    UID: 180081
    精华: 0
    发帖: 22
    威望: 1 点
    金钱: 131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1 点
    在线时间: 3641(时)
    注册时间: 2014-11-27
    最后登录: 2017-05-05
    5楼  发表于: 2015-01-26 14:37

    拜读灵坛新教材!
    楼主留言:
    谢谢欣赏
    万法皆由缘
    级别: 总坛主

    UID: 1
    精华: 86
    发帖: 11985
    威望: 18451 点
    金钱: 751111 RMB
    贡献值: 1500 点
    好评度: 4049 点
    在线时间: 137513(时)
    注册时间: 2007-10-17
    最后登录: 2025-09-18
    6楼  发表于: 2015-01-26 14:38

    uX6p^KNm5  
    16
    aSI%!Vg.  
    图16,因为明堂树太多,无法观察到明堂情况,我看到穴星半山腰刚好有一块空地,就自己爬了上去,终于可以一览全局了,只可惜当天有雾霾,案山朦胧可见,而朝山肉眼可以隐约见点影子,但相机无法摄影出来,只能用线条示意了。朝向是太阴星作案,后有天马作朝,因是回龙之局,朝山都是张开砂脚当面拥护过来,在实地感觉气势比较磅礴,在相片中看那效果就差远了。 /#SH`ZK  
    1GPBqF  
    "LH3ZPD  
    / S@iF  
    R G~GVf  
    ED);2*qP}  
    17
    9P*f  
    图17,这是没有画线示意的原图,山下展开大坪托,老祖坟正挨脉气,陈廷敬墓葬在侧边了。 wUL 5"\  
    3GrIHiC r  
    ?1r<`o3l\  
    eI%k xqc  
    !_oR/)  
    J&B5Ll  
    18
    [zSt+K;  
    图18,在网上找到一图,是侧面拍案山的,此图可见天马朝山,可作一点补充。 L uW""P/  
    OzR<jCOS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金钱:+200(云开日明) 优秀文章
  • [大地寻龙不辞远,平生好入青山游。]
    QQ联系:86502079,微信工作号:ok808808ok(认清号码,谨防假冒)
    级别: 铁牌会员
    UID: 180081
    精华: 0
    发帖: 22
    威望: 1 点
    金钱: 131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1 点
    在线时间: 3641(时)
    注册时间: 2014-11-27
    最后登录: 2017-05-05
    7楼  发表于: 2015-01-26 14:39

    回 楼主(灵珠子) 的帖子

    明师重臣,圣君恩浩。二难得并,盛世岂偶? &wN}<G e6  
    康熙伟业之成,此穴居功甚伟。值得好好研究! U#<{RqY  
    前朝天马,足发此大贵?史实是君臣情蜜,主客如此有情,其风水根源为何?还请灵版不吝赐教! |?hsMN  
    8k+k\V{  
    `b%^_@Fb  
    #K iqV6E  
    K@Xj)  
    君臣对白,的为明训。
    lkC|g%f  
    《午亭文编》 |C5{[ z  
        陈文贞公说:“从来上之德意不能下究,民之疾苦不能上闻者,皆小人为之壅蔽于其间也。故贵解而去之。小人之害,有不可胜言者。盖小人未得志之时,必工为谄媚之术,既得志之后,则肆其险毒之奸,是以断然必解而去之也。”
      tu/4  
        又说:“君子光明磊落,即有过失,人所易见;小人巧佞回邪,患得患失,凡所以贪位固宠者,无所不至。又能形人之短,见己之长,能使人主信任而不疑,故得专权而肆其恶。“小人谗害君子,不在大庭广众之际,而在于筵闲私语之时。使人主听受其言而不觉,故圣人比之为暮夜之贼,惟圣明之主严绝其端,则可以无此患也。”
      -BWWaL  
        康熙大帝说:“从来君子得志犹能容小人,小人得志必不肯容君子。”陈廷敬对曰:“诚如圣言,此古今同慨。惟圣明在上,有以察之。”  QL2 `X2  
    "xn,'`a  
    《清诗纪事初编》 S~&9DQNj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陈文贞公擢升文渊阁大学士,成为名副其实的辅弼大臣。虽位高权重,依出污泥而不染,保持节俭清廉本色,不徇情、不枉法、不结党、不营私,与同僚和衷共事,时人赞其“性尚含容,不立异,无与人门户意气之争,故能为人所容”。
    [ 此帖被liuhaohan在2015-01-26 16:23重新编辑 ]
    万法皆由缘
    级别: 总坛主

    UID: 1
    精华: 86
    发帖: 11985
    威望: 18451 点
    金钱: 751111 RMB
    贡献值: 1500 点
    好评度: 4049 点
    在线时间: 137513(时)
    注册时间: 2007-10-17
    最后登录: 2025-09-18
    8楼  发表于: 2015-01-26 14:40

    2 zG;91^  
    YPO24_B  
    19
    ] ;HCt=I~  
    图19,青龙方有点薄,特别是在穴位看。 {Z Ld_VGW  
    IGab~`c-[  
    k![H;}W  
    QIJ/'72  
    n</Rd=  
    =}Q|#C  
    20
    D=Yr/qc?  
    图20,来龙从白虎方转过来,倒是比较实。丑艮峰起催官砂,贴身有力,陈廷敬是丑命人,乃此地荫生无疑。 rV?@Kgxi  
    +8"P*z,  
    bQPO'S4  
    (m=1yj9  
     -rT#Wi  
    2^nws  
    21
    ][YuJUK8  
    图21,既然寻得陈廷敬的三代老祖坟了,但在穴场无法观赏到穴星的真实风采,于是我与易友趁在天黑前,驱车到案山上看穴星,可知是金星结穴,下展大坪托住穴场,穴虽在高山,却很安稳。 {M= *>P]E  
    fKtlfQG  
    txQr|\4k  
    WGyPyG#Fl  
    Dd-a*6|x  
    Uv~|Xj4.  
    22
    mHJGpJ=a-  
    图22,水星行龙,金星结穴,古人云:水星变金星,清贵旺人丁。加上来龙是太行山之大脉,巨门武曲文曲一路剥换,又得太阴星作案,天马山作朝,确是一个大发科名的清贵吉穴。皇城陈家当时人丁旺盛,大发科名官贵,与此三代老祖坟密切相关矣!只是外青龙是走势为美中不足,不过在穴场看到内砂关住,不至成缺。由此可知,人无完人,地无完地。 $1Wb`$  
    %c%`< y<~L  
    ZCMH?>  
    以下再补链接两张易友截的卫星图: 8 @RJ>  
    LvZ',u}  
    .RyuWh!5  
    1=`VaS  
    :h!'\9   
    H]f[r~  
    ]Zc\si3i&  
    6#\:J0  
    $Zkk14  
    皇城陈氏家族科甲鼎盛,人才辈出,是一个崛起于太行山下的文化家族,而陈廷敬是佼佼者,但成名立业者绝非陈廷敬一人。明清两代,陈氏家族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隆盛,冠盖如林,是一个享有盛誉的文化家族。 _j*I\  
      早在明朝崇祯年间,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就考中进士,历任直隶乐亭知县、监察御史、提督江南学政等职: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为清朝顺治年间拔贡生;陈廷敬的叔父陈昌齐,系州禀生(秀才中的拔尖生,由官方发给生活补助费),只是死得较早,仅活了24岁。可见,到了陈廷敬的父辈,陈家的整体文化素质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了,成为诗礼世家、书香门第。 fr$6&HDZ9  
      陈廷敬这一代,陈氏家族这棵大树更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陈廷敬的伯兄陈元为清朝顺治年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陈廷敬共有兄弟8人,他是长兄。他的7个弟弟中,出了1个举人,即陈廷翰;1个州禀生,即陈廷荩;其余的弟弟皆为贡生。 e@/' o/  
      陈廷敬的下一辈,出了4个进士、1个举人。进士中,陈廷敬的二子陈豫朋,康熙年间进士,入翰林院,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提督湖南学政;陈廷敬的三子陈壮履,康熙年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内阁供奉;陈廷敬的侄子陈随贞,康熙年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陈廷敬的另一个侄子陈观永,康熙年间进士,曾任直隶浚县知县。举人是陈廷敬的又一侄子陈贲懿,康熙年间举人,官至内阁中书。 SMfa(+VI  
      据不完全统计,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年间,在260多年的历史岁月中,陈氏家族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9位进士,其中6位入翰林院。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足迹遍布全国14个省市,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 A5]yC\*zt  
      在陈氏家族最为鼎盛的康熙年间,为官者就达16人,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的奇异景观。无怪乎,陈氏祠堂有一副对联写道:“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 e<FMeg7n  
    Z`zLrXPD)  
        但或许是因为陈廷敬墓葬的位置失脉并有水淋头,从他的孙辈后就慢慢落寞了。当然,世上任何一个家族终归要没落,这是天道循环,我们只是从风水的角度上略作探讨而已! 4X+I2CD  
    ]\k& l ['  
    <'7s3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金钱:+200(平安是福!) 灵师辛苦了
  • 金钱:+100(朱宇子) 优秀文章
  • 威望:+10(热心者) 优秀文章
  • 威望:+5(研究者) 优秀文章
  • 好评度:+2(横浦惜龍) 优秀文章
  • 金钱:+100(意志) 优秀文章
  • [大地寻龙不辞远,平生好入青山游。]
    QQ联系:86502079,微信工作号:ok808808ok(认清号码,谨防假冒)
    广西造福堂风水堪舆馆:寻龙点穴、择日造葬、评课布局。
    级别: 嘉宾

    UID: 136986
    精华: 2
    发帖: 9134
    威望: 964 点
    金钱: 80559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48 点
    在线时间: 23525(时)
    注册时间: 2013-05-15
    最后登录: 2025-09-07
    9楼  发表于: 2015-01-26 14:43

    灵坛考察辛苦!
    楼主留言:
    谢谢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345»Pages: 1/20     Go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阴宅风水≌≌ » 山西行)))大清相国陈廷敬墓和三代老祖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