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
快速浏览
≌≌《风水择日区》≌≌
≌≌阴宅风水≌≌
≌≌峦头欣赏≌≌
≌≌阳宅家居≌≌
≌≌择日择吉≌≌
≌≌卫星图片≌≌
≌≌问题-讨论-经验-理论-综合研究≌≌
≌≌三元-三合-飞星-辅星-综合讨论≌≌
≌≌《起名预测区》≌≌
≌≌起名改名≌≌
≌≌八字命理≌≌
≌≌奇门遁甲≌≌
≌≌六爻预测≌≌
≌≌测字解签≌≌
≌≌《术数资料区》≌≌
≌≌风水择日资料≌≌
≌≌命理起名资料≌≌
≌≌《信仰文化区》≌≌
≌≌佛学世界≌≌
≌≌道家天地≌≌
≌≌诗词文学≌≌
≌≌中医知识≌≌
≌≌行善捐助平台≌≌
≌≌《休闲生活区》≌≌
≌≌风水故事≌≌
≌≌七嘴八舌≌≌
≌≌易友联络≌≌
≌≌《网站管理区》≌≌
≌≌坛务工作区≌≌
登录
注册
游客
帖子:
今日:
我的主题
我的回复
我的收藏
好友近况
登录IP: 18.217.132.107
首页
搜索
社区服务
广告管理
勋章中心
帮助
道具中心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推荐排行
wind
blue
wind5
≌≌阴宅风水≌≌
≌≌行善捐助平台≌≌
≌≌择日择吉≌≌
≌≌阳宅家居≌≌
≌≌八字命理≌≌
≌≌七嘴八舌≌≌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太虚大师:菩萨学处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 帖
主题 : 太虚大师:菩萨学处
使用道具 |
复制链接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阿难
级别: 护坛版主
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UID:
76140
精华:
0
发帖:
3092
威望:
1570 点
金钱:
30101 RMB
贡献值:
11 点
好评度:
508 点
在线时间: 3752(时)
注册时间:
2011-12-15
最后登录:
2024-11-09
楼主
发表于: 2012-09-05 08:54
只看楼主
|
小
中
大
0
太虚大师:菩萨学处
—民国三十六年二月在宁波延庆寺讲—
一、菩萨学处释名
二、皈依三宝
三、三乘共戒
四、发心正行
五、结劝修学
一、菩萨学处释名
佛教经律,说二学处:一曰比丘学处,是指比丘应学习的律仪言,规定若者应作,若者不应作,使所有如法出家的比丘大众,都轨纳在这个范围内。一曰菩萨学处,这是把范围更扩大开来,除包括比丘学处外,且统贯世出世间一切阶位渐进为菩萨的学习,是指依菩萨应作应不作的规律,成为学习菩萨心行的基础;其弘深广大,较前者倍增殊胜。现在所要讲的,是菩萨学处。
‘菩萨’的名称,人人都知道;但其真正的意义,多数殊不了了。通常人率以偶像代替菩萨,如见泥塑、木刻或浮雕、金铸、绘画、纸扎的形像,都叫菩萨,甚者指洋囡囡为洋菩萨,这是含有错误的,而后者更成为习俗的最大的错误。要知偶像中固有菩萨的像,但也有比菩萨更高阶位的佛像,也有较低的古圣先贤的像,甚至有牛鬼邪神的像,不能仅恫地都称之为菩萨。同时,菩萨与菩萨像,决不能混在一起;我们活著的人,倘具有菩萨的心肠和菩萨的善行,这个人便是菩萨。‘菩萨’,原是印度语音的略译,具音为‘菩提萨埵’。菩提义为‘觉’,萨埵义为有情或众生,合之为‘觉有情’。
‘菩萨’的原义,是指能发菩提心的有情,有大智慧上求菩提,有大悲心下济众苦,这便是菩萨。所以我们能从菩提心为出发点,以此上求,以此下化。不唯只有理想,且贵能实践履行,是名真实菩萨。故菩萨是觉悟的有情;人能自觉,复以之觉他,使自他俱向无上大觉之境进行修习,即是觉的有情。这显然不是无情的偶像是菩萨,而具有菩提心的我们才是菩萨。
学习菩萨之道,并非高推圣境,远在净土。就是从我们凡夫为起点,一步一步进向圣境,创造净土,从浅到深,转劣为胜。最初是大心凡夫地的菩萨,及其优入圣域,终入金刚后心,则成为最高等觉地的菩萨。我现在所倡导的菩萨学处,是重在启发初发菩提心愿的菩萨;旨在要人尽能成为大心凡夫的菩萨,不是顿超二乘的大菩萨。
向来对佛法有信心的人,便自称学佛,求其真能发菩提心愿做个大心凡夫的菩萨,却是凤毛麟角。有一种人学佛,将佛推崇过于高远,自甘卑屈。既不能认识佛法全般的真相;固执著佛所方便指示的一点一滴的法门,如人间善行,天上福报,著重个人福业方面极粗浅的说法,于是情生耽著,但求个己人天福报为足。这虽也可称为学佛,但去学佛的真精神远甚,直是方便中的方便,佛曾贬之为无性阐提。复有一种人学佛,觉得个己的生与死是极苦痛,于是偏执著佛所指示的中道法—空有两面—的空一方面。以专求了脱个己的生死,精神上得寂灭无为为究极。这条路径虽可通至大乘,倘故步自封,不肯进探中道法的幻有、妙有的一面,醉卧于空三昧中,自然未能贯彻佛学全般的精神,自堕于方便小乘,佛曾贬之为无性败种。我今倡导菩萨学处,决不叫人迷著人天的福报,也不叫人愚耽小乘的寂灭;是指示人人可走之路,个个可修之道,是整个的全般的佛法的总纲。这便是菩萨之学,自下至上,自凡至圣,从我们开始举足直到佛果的大道。这自始至终彻上彻下的,都不出我们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现在一念愿心的菩萨。这好像一个国民,从做幼稚园学生起一直到研究院出来的博士止,都是学生;菩萨学亦然,有初发心的菩萨,有金刚后心的菩萨。初心是凡夫,后心邻于佛,但都是菩萨,始终未离学地。后心邻于佛果高位的菩萨,是不易学,但也不离于初心易学,积渐成就。故菩萨学处,是从易学处说起,曰皈依三宝;恐人走歧途,于皈依三宝时兼劝其发四弘誓愿。皈依三宝,是教以不入邪途;发四弘愿,是使其不趣人天福果,不耽著二乘寂灭。这是直趋菩提大道,一定成佛。
佛果是怎样成就?曰:是依于学菩萨之行以成。菩萨学处,是倡导从开始即学习菩萨,最终以通达于究竟之佛果。故今所倡导之菩萨学,不是超越二乘圣位的菩萨学,是开始凡夫地的菩萨学,由之渐次深入,上预极果,而皈依三宝,是菩萨学最基本的初步阶段。
这菩萨学处的‘处’字,也可指法门说,如佛经中说‘四念处’、‘他胜处’等;但也可指行道之场所说。凡是菩萨所游履处,所栖止处,随时随处修菩萨法门,都是菩萨学处。《维摩经》中说:无处不是菩萨道场,今脱菩萨学处,亦复如是。
二、皈依三宝
甲、结缘皈依
现在先说菩萨学处的初步皈依三宝,是结缘皈依。当从信仰佛法者的心中,发生一种热烈的要求的时候,向著佛法僧住持三宝面前,以舍身心生命的精神,口自宣誓皈依的词句:
我弟子(自称姓名及法名),尽形寿皈依佛法僧!
当口中吐出这样词句,精神上应起一种莫大的兴奋和安慰。当那五体投地一唱一礼的时候,古人形容为‘如大山崩’,如弱丧归来投身于父母的慈怀中去,真是情不自禁,心中燃起火热的悲欣交集的情绪。
尽形寿皈依,是说我某人尽此形相色身,尽此毕生寿命,从今日起皈依三宝;如失巢之禽归投故林,如孩童之依恋慈母,泱不中途变更逃逝。这个生命色身未灭未断期中,誓永远皈依三宝,永远为三宝弟子。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宝是可贵可尊义。有性体三宝,有圣贤三宝,有住持三宝(参阅‘人生佛教’第五章)。
第一是皈依佛:佛陀是‘觉者’义,以能圆满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遍觉,故称之为觉者。从印度原音简称之,曰佛。如
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他能成就无上正遍觉,所以称之曰释迦牟尼佛。我们皈依佛,便是皈依释迦牟尼佛,同时也即皈依了由释迦牟尼所说示的十方三世一切佛。因为佛的智慧福德都到达了最圆满点,在佛与佛之间是毕竟平等。我们虽唯皈依根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也理所必然的皈依了一切诸佛。皈依,是发出自心生命的全力,把精神意志力集中统一起来,无动摇地向著福智圆满完人—之佛陀,全体没入;这里毫没覆藏个己的丑恶或骄矜个己的私智小德,这里只有恭敬,惭愧,欣慰,肃穆。
第二是皈依法:三皈依中皈依法是最重要的。一切诸佛依法为师。佛所觉悟的便是法,佛所修持的也是法;到了成佛之后,为弟子开示自己所修所证的一切法门更无二法,便是只此至高无上圆满境地的法门。皈依,即是应一心一意趋向这法门,以为自己修行之尺度和标准,全身没入这法门中。
第三是皈依僧:僧是印度原音‘僧伽’的简称,僧伽义译为‘和合众’。依和合众而住曰僧,有四人和合众者曰僧,故僧即指和合的团体的通名。依佛法出家四人和合共住者,曰住持僧;上之有依法修证得三乘果位者,曰圣贤僧;更上之有直依大乘法门而修而证者,曰菩萨僧。说到皈依僧,自然统括了上列三种僧。但在初心学佛皈依的,是重在依佛法严格出家之和合—团体—住持僧。缘佛宝、法宝之能流布世间,佛之相能现起,佛之法能弘扬,悉由住持僧之能住持。皈依住持僧,则因之得闻佛所说之法,依法修行可以成佛。
菩萨学处中初步结缘皈依,不是选择其宿具净智,深入妙理;而是令种善根,泛行结缘,普收众机,以成佛门之广大群众。来受皈依的人,只要能知道佛是最崇高可礼敬的圣人;法是最圆满堪实践的道理;僧是最清净得依止的师父:如是深生仰慕,虔诚皈依,尽此形寿更不皈依其他宗教,永为佛门弟子,这便是菩萨学处初位初心的菩萨。
这初位初心菩萨应作应为的行业,即是‘好善乐施,消灾集福’。因信仰三宝是最善处,乐善爱好于善,故皈依三宝。好善者必能依佛所说信受奉行;佛所说善,以恭敬供养布施一切众生为第一福田。如修建道场,塑添圣像等,以福智圆满应崇信故,是为敬田;孝顺父母,礼念师长等,以于己有德应酬报故,是为恩田;病贫无依,老弱残废等,以深陷苦境应怜愍故,是为悲田。初心菩萨,于此三者,随己力之所及,以欢喜心而行布施。如是好善,如是乐施,善心所趋,纵遇灾难,亦得化为吉祥。缘灾患生起,是恶心恶行同业别业的反应;今以善心善行赴一切境,其所召感自成福乐。常人所要求的是无病无难,富贵安乐,不向好善乐施去求,是非法求。非法所求到的,终落于悲惨的结果。初心菩萨,应如是行,亦即成为世间的善人。
乙、正信皈依
正信皈依,大部分是经过结缘皈依的。在广泛结缘皈依后,中经相当时日,已更能于佛法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的人;或虽未受结缘皈依,但宿根深厚,且曾受过相当教育,学识丰富,而能信乐大乘佛法,不必经过结缘皈依,直接受正信皈依。当受皈依的时候,向皈依本师宣白如是誓愿:
我弟子(自称姓名及法名),尽未来皈依佛法僧!
当口中唱如是句,身体行接足礼时,不唯唤起个己精神上热烈的信仰,且能体会个己精神的生命和身心的行动,一齐溶入于广大无垠自他平等的三宝法界中。如滴水投入海水,水性互遍于全海之水,如小空投入大空,空性无别乎大空之空。精神扩充到与三宝融合无间,这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无相境界。不唯达到与诸佛菩萨同一体性,且与群生种性同一悲仰。这在空间上讲,是超绝中边却是横遍十方。在时间上讲,是超绝始终却是竖彻三际。今就站在现在一刹那的理智正信上,誓愿自期从过去的无始到未来的无终,献身于三宝的法界。这是根据正智的信仰,这是永远不坏的信心;如食金刚恒无消化,正示出这颗根本的正信。《起信论》中说四种信心,余三信心指信三宝,第一信根本,正是指上说的正信,论谓此信是‘乐念真如法’。一个正信的佛教徒,能树立这个信心,较之于结缘皈依的初步的菩萨,更进步多多了。
如能立此信心,心中即发生一种智慧抉择的能力,现在称之为‘破迷立信,崇正黜邪’!这是正信的效验。以能于佛法立坚固的信仰,对于世间的一切不契合于真理的学说,无论任何宗教、哲学、外道的邪论,不唯不能动摇其信心,且以坚固不坏的智信,粉碎了迷惑真理的邪说邪思。对于契合于宇宙人生圆满的真理,如佛菩萨所说的经论,极力崇重,诸哲匠所阐的微言妙理,更为发扬广大。故正信皈依的菩萨,于自己已有认识真理能力外,更有力能为佛法的金汤,捍御外侮,自立立人。或出之以善巧辩才,或运之以生动妙笔,揭橥佛
教真理,更令自他信心增长,速成不退。这不能期之于一般结缘皈依的菩萨,而特是知识丰富正信皈依菩萨应具的资格。
菩萨学处两重三皈,是建设佛教坚固基层的基础。佛教的中心虽著重在伽蓝清净僧伽,但整个的基础应建筑在多数大众的信仰心上。没有大众信仰的佛教,纵使伽蓝梵刹建筑得富丽,僧伽的生活如何富裕或清高,这是违反佛陀的真义的,是死寂的佛教而非是活的佛教。故今后佛教新的发展和建设,是应把佛教的精神普遍地打入大众的心中,唤起大众热情的信仰和认识,这就是设立两重三皈的所以然。假二十年来已有佛教的基础上,领导菩萨学处的菩萨僧,应加倍努力的宣化,以崇高的德行和深博的智慧,取得大众的信仰,建立两重三皈的基础。更期进一层的建设,领导三皈的菩萨展开两条路线:一从在家的徒众到在家菩萨位,一从出家的徒众到出家菩萨位。这里所指的出家,一部分或是已出家的,一部分或是由正信皈依而新出家的。
诏者谨案:今日佛教的现状,很明显地摆在眼前,便是出家的僧伽生活在寺院里,所赖以维持生活的资源,一部分是靠寺院田亩山场的收入,一部分是靠香火经忏的收入,更有一部分全靠募捐抄化。靠香火经忏募化收入过活的僧伽,自然唯忙于生活,对于个己的修学完全荒废,结果变成只知靠佛的招牌吃饭,于佛教自身应有的认识全没有;靠田地收入的最大丛林,应有余暇修习佛教的各宗的法门,但经过有清一代的愚僧政策,各宗都衰微,鲜有杰出的哲匠出为倡导,古规模虽具,活力全无,僧质日渐低下,流为愚氓。于是社会大众对于佛教之观念:僧伽是消费不生产的,僧伽是专替死人念经是最迷信的。而僧伽亦甘于忍受这种侮辱不肯自拔,苟活偷生。直到今日,整个佛教界的现状还没有多大变动。大师倡导菩萨学处,正是针对这个病症开的药方,指出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应走的路线。换句话:就是出家比丘自己本身和在家居士自己本身,应学应作的是些什么?
三、三乘共戒
甲、在家众的五戒十善
结缘三皈是佛教广泛的信徒;到正信三皈,已于佛法有所认识,种下根本的信心。现在先说在家出家菩萨,于己于教于人类应有基本道德修养的教条,也就是说明菩萨学的精神。兹先说在家菩萨的五戒与十善。据实说来,三皈是建立信愿心,五戒是在家出家菩萨共同实行的初步。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戒条,也是人类应共同修学的道德。《菩萨璎珞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
我们的身语心行,有善的也有恶的,现在依佛法的修学,灭去恶的,使善的方面更充实增加有力,使之完美。五戒便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的行为。
所谓五戒:一、不杀生而仁爱,二、不偷盗而义利,三、不邪淫而礼节,四、不妄语而诚信,五、不饮酒而调善身心。试观上举五条,那条不是伦理原则?或者有说前四确是伦理道德不可缺的基本条件,唯第五条似觉过于刻苦。这里佛陀是有辨明性质上的不同、轻重的性质,但是俱属必要的戒条。前四条通名性戒,后一条独称遮戒。性是实在的意思,凡犯杀人、盗物、奸淫、欺妄,无论世法佛法,其行为的本质都实实在在是恶,应受制裁。遮是防患未然的意思,饮酒的行为虽不侵害他人,但因饮酒易引起淫杀等恶行,所以酗酒滋事,是世人所熟知的。更以饮酒易成嗜好,使生理心理失却健康,也应戒除,故有些国家用法律明文来禁止的。是以五戒不独为佛教徒应严格地守持不犯,即就常人来说,能守持五戒,才完成一个道德的人,人格才得完备;否则,于人于己便有所缺憾,不是完全的人。
上所列举的五戒,于不杀生之下加仁爱,乃至不饮酒下加调善身心,这是举佛教的五戒与中国儒家的五常并称:每条的上半截是止所不当为,下半截是作所应当作。上截是五戒,下截是五常,以下略说五戒。
不杀生,于人于物是仁爱的行为,是人类共生共存必要的条件。杀人是重戒,杀大的动物生命是中戒,杀微细的生命是轻戒。犯不杀生戒而去杀人,不唯佛律所不许,且为一般法律所不容。人与人之间,贵能和平团结,人人都有生存的权利,不得互相杀害,否则人类自身便不能存在。
不偷盗,是人类正命的生活,是正当的行为。人类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行,大都是大众分工劳动的生产品,不是随便取之于自然界;其每一种生产品,都是积集若干人的智力和劳力。他人的私有物,必循其正当途径得来,受国家法律的保障。今若非法以取,或以强力劫取,或偷窃,或欺骗取得,使他人正当财产受到损失,倘人与人之间都演成这种行为,人与人便不能共同生存。不劳而获尽是不义之财,为正人所鄙耻;不义行为,是造成人类的乱源。佛律有‘一针一草,不得不与而取’,亦即防止其更大的不义行为。
不邪淫,是人类繁殖,子孙衍续的敦伦正分。所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男女间成立夫妇的关系,对于下一代子女负起父母的责任,须求之于正当配偶。故佛律许在家菩萨夫妻配偶,认为是正当的行为,曰正淫;不经过正当的配偶,苟且配合,曰邪淫。如人人邪淫,必引起乱群乱伦不幸的后果,且于后一代子女逃避其应负抚养的责任。而人之初生,生命极为脆弱,非如牛马那样硬朗。这些都有赖于男女间正当的配合,方使人类自身行不越规、和平相处,永久繁殖下去。端正风化,增进民本,是藉伦常礼节来防闲;在佛法靠戒来正邪。
不妄语,是与人相处言而有信,言顾行行顾言,言行一致的精神。倘言而无信,即求两人以上的团结也不可能,小之一个家庭夫妻不能相见以诚以义,大之国际间演成尔虞我诈的现象。所以儒哲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佛是赞叹‘言行忠信,表里相应’(《无量寿经》)的人为贤者。谓妄语之人‘丑恶之声周闻天下’,‘身坏命终当堕地狱’(《智度论》)。
不饮酒,饮酒易使人陷于昏醉迷乱中,不饮酒常保持身心清宁,发生智慧。饮酒易招过失,往往亡身破家,故佛律悬为遮戒。平常饮食是资养所必需,酒、烟、吗啡等全非必需品,徒消耗了人的生产力。一旦变成习惯,懒惰无耻的行为也将间接直接缘之发生。故为养成智者的品格,酒和其他的麻醉品都在戒除中。
记者谨案:上说五戒,与世法伦理道德完全相同。不过世法伦理只作一种古训教诫;佛教的传授五戒,是加上一种自誓的精神来守持无犯。精神上好像披上一重保护的铠甲,遇到恶环境来诱惑时,精神上便能发一种力量来抵抗。在这里可显然地示出国家法律的制裁,只能于犯事之后;佛教的戒律能预防于未犯之前。
又守持五戒,亦为出家菩萨基本道德的行为,且较在家菩萨更严格。缘在家五戒遇不得已之缘可开,出家则除酒为药物治病外,俱无开例。如杀人,在家菩萨身任国家军政,依法处断犯人,或为救多人处治少数恶人,以大悲心而行杀生,律则许可。若出家菩萨,为护僧制便不开许。如淫戒,在家许合法夫妻的正淫,出家菩萨既舍离家俗,则一切不许。
次说十善。十善在五戒中开出,即略为五戒,详成十善。兹制一对照表于下:
五戒
┌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
┤不妄言
│
│
│
└不饮酒
─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妄言
┤不绮语
│不两舌
└不恶口
┌不悭贪
┤不嗔恚
└不愚痴
┐
├身行
┘
┐
├语行
│
┘
┐
├意行
┘
┐
│
│
├十善
│
│
│
┘
此中语行四善,即五戒中不妄语中开出。绮语,是多虚少实,花言巧语,曼衍绮丽其辞,动人听闻;靡靡之音,淫荡之歌,是其尤者。两舌,即挑拨离间,斗构两头,使人骨肉离散,亲爱成仇。小之害人一家,大之舌士之谋策,挑起世界大战。恶口,即是出语骂人,以极难堪秽亵之语,以污辱人,悉不符于事实,故也是妄语中摄。意善行中三法,即五戒中遮戒之不饮酒。五戒饮酒是重在缘,十善是正面的指出:悭贪,是悭惜己物应舍不舍,贪人所有求取无厌;嗔恚,儱悷憎恨,于物无慈;愚痴,应合称愚痴邪见,是于事于理无抉择智。愚故痴爱,亦因痴成愚,这是根本普遍微细的烦恼,其现起粗相便是邪见。邪见,是指于事于理起不正的知见,故学菩萨的人,首须去其邪见而端其正见。痴爱贪恚,在凡夫众生谁都遍有,总名三毒,去此便是圣人。学菩萨的人应平时修习舍施,慈悲,智慧来克服它。倘若放纵饮酒,遮戒之防堤既决,则三毒之恶浪泛滥更甚,身语二行益不能自制于善。不饮酒是遮恶缘,无贪、无嗔、无痴是显其恶止善行。
守持五戒,人伦的道德无缺,取得人的资格。学菩萨应从做得是一个人起!否则,人格尚亏,菩萨的地位便无处安置。能行十善,便可进入从人而天。缘无贪无嗔无痴,其心境平静清宁,已入于天人的境界。唯学菩萨者是在成佛,不求个己之享受为足,于人于天的境界中,更淬励其智慧德行,净化其他的大众。菩萨是永与大众为友,不舍大众,于大众中学习菩萨道。
在家菩萨,应认清这条路线,才是善学。否则,便与佛法宗旨背道而驰:同时做人的资格也不能保全。
乙、出家众的沙弥十戒
现在说出家菩萨的沙弥与比丘。就佛教的组织来说,五戒与十善应称在家菩萨优婆塞(近事佛法的男人)优婆夷(近事佛法的女子)众;加此出家菩萨沙弥与比丘,成为佛教四众或六众或七众;照我上面说,也可扩大成为九众。前说的两重皈依众,是佛教的外围或外护。内部即是上举四种,而专职住持佛教的中心人物则为比丘众。其组织略如下表:
佛教大众
┌四众
│
┤
│
└七众
┬
├
│
│
──
├
└
┌
├
├
├
┼
├
└
结缘皈依众
正信皈依众
优婆塞众
优婆夷众
沙弥众
沙弥尼众
式叉摩那众
比丘众
比丘尼众
┐
│
│
│
├九众
│
│
│
┘
沙弥学业成就,则进为比丘。是依比丘为师而出家,比丘应负父师教养的责任,摄受年未满二十岁的青年。因为负有将来住持佛教的责任,对于佛教律仪的修养,经论的学习,须经长时期专门的煆炼,养成崇高的僧格。否则,便担不了这个重大的责任。人天师范,决非哑羊鼠鹊之徒可以假冒!
沙弥时期,纯在修学的时期,其学程等于普通国民教育的初中和高中。这时期的学课,除修学中等国民普通教育,国民教育必须的科程外,应更加上佛学基本的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使生活在沙弥的律仪中,这律仪的生活,也就等于一般中学的军事训练。
沙弥,义译为‘息慈’、‘求寂’或‘勤策’等:译之为‘息恶行慈’,‘求涅槃的静寂’,‘为比丘所勤加策励’。沙弥有三种:七岁到十三岁曰驱乌沙弥,谓只能驱乌鹊于食上。十四岁到十九岁曰正法沙弥,这正合沙弥之位,于五年中受师调练,堪进入比丘位。二十岁到七十岁曰名字沙弥,以年龄已在比丘位,但初出家而未受比丘具戒,称沙弥名。正法沙弥,适在受中学教育年龄,其得度师应勤加策励。为师者如觉自己无力教导,应送其入沙弥学院,使其受世法佛法的教育。长大时不为佛教罪人,国家蠹民,且有能力住持佛教,福利人群。至于名字沙弥,其得度师应审查其履历,是否正信佛法,是否有诸遮难?须如法度令出家。
在家二众,能受持五戒为合格;今出家沙弥须能受持十戒为合格。云何十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著华鬘好香涂身,七、不歌舞娼伎亦不往观听,八、不坐高广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捉持金银宝物。
此中前五戒同于在家二众,唯在家的第三不邪淫戒,许如法的夫妻配合:已是出家的沙弥,一涉男女的媾合,即属邪淫,故须根本断除淫行。
第六是戒除化妆虚饰。因在家男女夫妻相配,为增进相爱相悦的情调求其美感,故有这种化妆,出家则应无。
第七是戒除逸乐的生活。以歌舞场中,戏剧台上,其所表演动作以男女声色方面的事为多,是染著缘,故出家者应远离。
第八是戒除生活奢侈流于荒堕的缘。以广高大床,在贫家则男女大小共睡处,在富家则雕饰富丽设备安适为淫乐处。出家孤身,一坐具即足;大床丽饰,易耽睡眠,滋邪欲念,故须避离。
第九是戒除饮食的无厌足。一是节约,二是定日中一食。这在南印度的佛教,今仍然严守。沙弥饮食,随同比丘行乞食制度。过早于俗家人不方便,晚行乞食亦然;且每日三次乞食,便无暇修学佛法。又晚食,佛谓是饿鬼求食的时候,鬼闻碗钵声,更增长其饥焰苦痛。悲愍异类,故过午不食。
第十是戒除财利的贪著。金银货币,易长贪心,易与人争利,故佛特为禁止捉持,自更不许储蓄。而澹泊生活之所需,悉由净信居士供养布施。除上五戒为四众基本戒条外,今沙弥为出家众加后五戒,前四为舍离俗家之生活,第十条为舍离俗家生活所依的财产,以建立彻底的无家无产的乞士制度。
记者谨案:沙弥十戒,亦为比丘所共守之出家基本戒条。佛教自入中国,丛林制度成立后,废印度原来之乞食行,不非时食亦多莫能守;自置田地庄园与稗贩经忏,不捉持金银戒亦早已废弛。然正因为置私有产业,流弊所至,寺院授受不为俗化之子孙沿袭,即为商化之卖买行为,更因之引起教内自身之争端,以及引起俗人之觊觎与反感。历朝毁佛灭僧之教难,教产过于澎涨为最大之原因;即今日佛教内所引起之是非,亦百分之九十九为寺产问题。出家住持佛教,原为继承佛陀教法的慧命,今则变形变质唯继承寺产营生,流窳日甚,即求之于如何维持濒于崩溃之寺产经济,亦将束手无策。其显著的结果:即僧为产累流于愚俗,产为僧累成为荒废;论人论财,俱不能为佛教所用,且都成佛教之悬疣。根本原因,于戒不能守其不捉持金银以示无产之净相,于寺产经济之所有权,不肯公献于整个教会,而成为宗族式的少数人视为私有而把持。这样下去,僧众因寺产与生活之累而益愚,愚到全无力量以维持濒于崩溃寺产经济生活时,必将完全脱离僧的生活。因多数的僧众实为混生活而来出家,非为信仰佛教弘扬佛法而来出家,生活之源既断。母猪既死,小猪亦不求食于死母。到那时佛教制度踏上灭亡之途,但佛学并不因之灭亡,将流为少数学者做哲学的研究而已。
大师现在倡导菩萨学处,并不是想挽救旧佛教的制度,是要重新振起佛教垂死的精神,树立将来佛教一个新的基础。把佛教的经济建筑在在家菩萨大众的信仰乐施的心上,出家菩萨唯专个己的修学与展开向大众的化导。生活所需,取之于无求酬报的信众的无相净施,取之于供养三宝即是功德的乐善好施上面,不必自置产业,以求适合于不捉持金银戒的精神,免去因私有财产发生种种危害佛教本身之大弊。
记者笔述到这里,接到上海亦幻来急电,惊知大师于本日下午一时圆寂于玉佛寺。呜呼!人天眼灭,慧日沉辉,须弥摧折,大地崩陷,悲哉悲哉!不图亲听慈音之笔录,顿成涅槃结集之遗文:是篇实大师金河嘱累,仰吾同门及后来学者,读到此处,当静默致哀,力行遗教!三十六年丁亥二月二十五日(阳历三月十七日)晚泣记。
丙、出家众的比丘具足戒
现在是讲到出家的菩萨比丘。比丘是印度语,义译‘乞士’。意谓无家无产,但行乞食以资养色身,依经依律,恒行乞法以资慧命;此外更无他求。故比丘的生活,在享受方面力求澹泊简单,唯蓄三衣一钵,更无长物;如鸟之双翼,随处游行即可与之俱去。于修业方面,严持戒律,勤行教化,住持佛法,不惜牺牲身命。
唯比丘戒条特多,重要的即沙弥的前四戒,轻细的涉及行住坐卧语默作止,凡易流于放逸的烦琐枝末的行为,也都列入,都计二百五十条。至此,比丘对个己的道德行为,对教团的应负责任,微细的威仪作止完全具体的列入,以养成住持佛法使命的僧格;故比丘戒称为‘具足戒’。沙弥戒是具体而微,比丘戒则完备具足;实则完具沙弥戒即是完备出家的戒。比丘戒以类例分,通称五篇七聚,兹不详说。
记者谨案:比丘戒偏重于机械行为,原为小乘声闻比丘的戒条;到了大乘菩萨戒,便注重于佛教的精神,著重在动机而放宽其形式的尺度。在中国的住持佛教比丘,于受比丘戒外更受菩萨戒,形式和精神兼顾并重,故称为‘菩萨比丘’。可是现在的出家众,戒律的精神已丧失殆尽,戒条成为具文,故要佛教的重兴,负有菩萨学处的领导者,对于菩萨比丘的戒律精神,应如何加以发扬,是个极重要基本工作。
丁、在家出家的八关斋戒
除了上面举出的出家与在家的戒律外,还有一种叫做八关斋戒,这是佛为在家居士使受出家生活短期的训练,或即进为练习出家生活的戒条。《十善戒经》中说:“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缘在家居士,俗务纷杂,劳神累形,偶使短期中过出家生活,不唯使其于佛法有更深的认识;即其疲劳的精神,经此短期修养,亦必顿感清新,如舞乎春风,如沐乎沂水!
这亦名‘八支斋’,即沙弥十戒中之前九戒。前八为戒,后一为斋,故斋是指过午不食,总称为八戒斋。关字,是说在家居士于受持此戒斋之日,关闭恶趣,开人天贤圣之道。然亦有谓此八条戒,虽同沙弥前九戒,条数亦唯八而非九,即合第六与第七而成‘第六不涂饰
香鬘歌舞观听’,其第八为第七,第九为第八。复有以前之第八为第六,以第六第七合为第七者。此八戒斋,于每月中逢六逢十严持此戒,故亦称六斋日或十斋日。
这八关戒斋,是五戒与十戒之间。在戒律的精神上说,是从在家到出家的桥梁。五戒中关于淫戒唯禁邪淫,此则一日一夜间严持清净梵行,与出家的不淫戒同。
记者谨案:上举在佛教中的出家与在家的两条路,很显明地划分的是依据佛制的戒律为分水岭,自然也有从信仰皈依受持五戒的从家出家,但佛陀的意思并不是要凡信仰佛教或受持五戒的人都出家,也就是说应是大多数的信众终身不出家,少数五戒的弟子仅持五戒为止终身为优婆众,唯极少数的从信众或优婆众中出家而为比丘。今人常爱用自己错误的思想,来攻击佛教,谓:‘世人都信仰佛教,便是消灭了人类’;意若信仰佛教便是出家,不娶妻生子传种,这显然不是误解佛教的制度,便是故意歪曲事实的理论。
四、发心正行
甲、发菩提心
复次,如上四众或九众,在依法修学上说,是有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在当时佛的说法和现在所流传的经律论三藏,都划分著小乘三藏和大乘三藏,故传持这两系学说和修持的人,也就有小乘学者和大乘学者。若现在南印度的锡兰、暹罗一带,还是纯粹保持了小乘佛教依律住持的精神。若我们中国佛教,虽也流传小乘佛教,但是偏重于大乘的学习和修持。小乘修持的目的是在证声闻菩提,大乘的目的是在佛果菩提;声闻的人但求自了证入涅槃,大乘的人自了了他,共证真常。小乘如坐单人车,大乘如火车轮船大众可共坐。小乘缺乏悲愿,大乘悲愿特深。换言之,大乘与小乘的不同,是在肯发菩提心与不肯发菩提心耳。
佛教徒众,依法修持,不肯发菩提心,唯求自了,即自封于小乘境内;肯发菩提心,便进入于大乘之域。今菩萨学处正是倡导大乘之学,以发菩提心为根本的精神。故在正信皈依时,便要发菩提心,便成为在家菩萨。受持五戒、十善便为菩萨优婆众。沙弥、比丘自都属于菩萨;不肯发菩提心,不论四众七众如何修持,仅行止于小乘路上。故大乘菩萨学处,以发菩提心为最切要。现在要讲发菩提心:菩萨四弘誓愿,菩萨四他胜处法。发菩提心,即是精神向上的要求,以凡夫心成功佛果的心。在心理上说,是一种欲,是一种希望;持续这种欲,希望期其目的的完成,是需要强力的精神加以推动与保护。四弘誓愿,即是推动这菩提心;四他胜处法,即是保护这菩提心。
发菩提心,即四弘愿中的第四句‘佛道无上誓愿成’。道即菩提,佛道即佛果菩提,更无可比的最高最上佛果菩提。今于信仰的凡夫心中发大誓愿,誓必成就,这便是发菩提心,这是强有力精神向上的欲,向上的希望。但推动这种向上欲心希望心期其必达,还须其他的三愿来互相推动以辅助之。成佛,是以说法度众生为目标,不度众生,根本不能成佛,故首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第一悲愿。成佛,是不唯断个己的烦恼,度众生也便是令无边众生断尽烦恼。个己的烦恼易断,如声闻涅槃便是断了个己烦恼为已足,而寂止于涅槃境中。但为教化众生从众生分上反映于个己心上的烦恼无量无边,真实菩萨以众生心为心,唯有断尽众生烦恼个己烦恼方毕竟寂然,于是发‘烦恼无尽誓愿断’的第二悲愿。要成佛,要度众生,耍断烦恼,决不是盲目的冲动,是个己须有智慧,有智慧才能说法教化众生,有智慧才能令自若他断除烦恼。智慧是怎样生长?是在学习的精神。故佛说‘三世诸佛皆在学地中来’,不肯学习,便永远愚痴,如何有成佛之分?有度生断惑的能力?学习分两部分,一是个己精神上的修养,一是向事物大众磨练个己的能力,实际是整体精神的两面。这向内向外学习的法门是很多很多,众生的病是无量无边,佛说治病的法药也有无量无边;要成佛度生须遍学一切法门,故有第三句‘法门无量誓愿学’的悲愿。
古人也有解释为菩萨依四谛发四弘誓愿,见众生苦的苦谛,发‘众生无边誓愿度’;见烦恼浩浩的集谛,发‘烦恼无尽誓愿断’;见应修法门的道谛,发‘法门无量誓愿学’;见涅槃真理的灭谛,发‘佛道无上誓愿成’。
凡是发菩提心的菩萨,必发四弘誓愿,所以叫做通愿。此外更有别愿,如阿弥陀佛因中的四十八愿,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释迦牟尼的誓于五浊恶世成佛的大愿等,这是叫做别愿。无论通愿别愿,都是加强推动这菩提心,期其必得成就佛果菩提的一贯精神。
复次,菩萨发菩提心、发四弘誓愿已,须以不犯四他胜处法来保护菩提心。这四他胜处法,是菩萨戒中最重要的根本戒。虽然如上所举五戒亦为菩萨基本戒条,是大小乘学者应共受持,所以称曰共解脱戒;这四他胜处法,是为菩萨特种戒条,故名别解脱戒。这四条戒说在《瑜伽师地论》戒品中。
所谓‘他胜处法’,是指菩萨行者,于自己所应修持善法无力,反为他恶法所胜兴起恶行。以恶法胜过善法,坏菩萨行,损菩提心,故曰他胜处法。在别的菩萨戒经称波罗夷。旧译曰断,即断善根。玄奘三藏译曰他胜,亦即善根为他恶法所断之意。
菩萨行者,失利人心,不肯于人有利而损自己的利益,唯贪图个己利益不惜去害人,赞叹自己,毁谤他人,甘做家庭、社会、国家人类的罪人。这是自赞毁他第一他胜处法。
菩萨行者,失大悲心,于己现有资财,见有贫苦无告的人来求,性悭财故,不起哀怜而行惠施;或于己具有善法知识,见有求法的人来请教,性悭法故不肯教导。这是见苦不救第二他胜处法。
菩萨行者,失大慈心,嗔恚现前,损恼他人,人来悔谢不肯接受,怨恨不舍。这是嗔不受悔第三他胜处法。
菩萨行者,失智慧心,谤大乘法,以邪知见,建立似法诱惑他人。这是似法愚人的第四他胜处法。
菩萨犯了四他胜法之一种,便是失菩提心,失去菩萨的资格。故为保全菩萨的资格,保护菩提心,若于上四他胜处法住戒律仪,随时守持不犯,于是则能‘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资粮’。
乙、学修六度
上来所讲的:由两重皈依建立正信;次讲在家出家三乘共戒;次讲发大乘菩提心立弘誓愿不犯他胜法,以推动长养保护菩提心;是渐次转深转胜。但在戒律的行为仍处在止恶不作,尚处于消极保守状态;四弘誓愿虽似乎展开广大的愿心,然不去实际履践,也仅是一种愿心而已。故今更进一步以明实践其愿心而见之于行事,以达成真实菩萨之任务。这便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在《瑜伽师地论》中,论及观察菩萨种性时,即观察其人能否实践菩萨道以断定其菩萨善根之有无:菩萨道,即实践六度行是。如有类人生来赋有悲心,今闻大乘佛法扩充之引发之以行六度,即成菩萨。亦有悲心薄弱,今闻大乘佛法,学习菩萨道修六度行,亦成菩萨。更有类人悲心本无,今闻大乘佛法,慕菩萨行愿,开始虽觉勉强,但久久亦能安其所行,也成菩萨。生有悲心者为上根,以宿己习学,今更加功用行;悲心薄弱者为中根,以奋志坚毅,勤策自励以赴;无有悲心者为下根,以胜缘现前起惭愧心,强以成之;其为菩萨行则一。故弘愿如海,须有实行大山以填之,六度行山,填实愿海,佛果菩提方能圆满。否则,愿便成虚,是假的菩萨,非真菩萨。菩萨之道,是在实行六度。
一曰布施度:布施是有多方面的。有高度的布施,如施头目脑髓身命的,曰内施;施田园家国财产的,曰外施;内外兼施的,曰一切施。更有说:惠舍生活资财不使人缺乏的,曰财施;以世间学问乐育人群,乃至以佛教善法化导大众的,曰法施;世上发生一种威胁人的生命或自由时,以种种方法使其消灭,保障一切令离怖畏的,曰无畏施。故布施方面极为广泛,且有常人能力所不及所不易行的。要在已发菩提心的菩萨实践行布施时,随己力能行到如何为如何,初毋须期心高远。磨练久久,自然即难成易。古今来多少贤哲舍身成仁,立法保民,亦经由长时煆炼中得来,非一朝一夕所能致。故布施不是仅指拿点金钱救济人的,叫布施。其原则,凡能牺牲自己利益人群的,都是布施。
二曰持戒度:大乘菩萨戒,不专是消极的禁止行恶,而是积极的努力行善。故‘尸罗’的意义,是含有止息恶法实行善法的。举例如说三聚净戒:曰摄律仪戒,偏说禁制恶行,是严制消极方面的行为;曰摄善法戒,广说励修善行,是扩充积极方面的行为;曰饶益有情戒,凡有利益人群无不兴崇,更展开从事实际的工作,非口惠而重在实践。总之,菩萨戒之原则在戒除恶行保持善行,以一颗向上的精神力,使群众亦趋净化,增长不退。其策励恶止善行的精神,可见之于三十七道品中四正勤行。
记者谨案:四正勤亦曰四正断。即修习大小乘菩提道三十七法中的四正勤行。一、于已生之恶勤加精进断之又断,故亦名断断。二、于未生恶勤加精进力持禁戒,故亦名律仪断。三、于未生之善勤加精进随时扶植,故亦名随护断。四、于已生之善勤加精进更使增长,故亦名修断。《智度论》谓:“破邪法,正道中行,故名正勤”。又以能断懈怠,故名四正断。又称四法曰四正胜,以正持策于身语意中,此最胜故。大师特提出以修习此种法门之精神,即为菩萨六度行中之持戒度,实觉语洽意精,恰当无比。
三曰忍辱度:菩萨修行,其于四弘誓愿之基点,故抱定宗旨实行善事。但在这众生界中,尤其是像我们这个五浊恶世的时期中,你要做一个善人行一种善事,便有许多违逆的环境来阻碍来破坏;唯菩萨以尽其在我之精神,以忍辱心修忍辱行以赴之。如菩萨于人中立志高洁实修净化人间的德行,照理应受人赞誉,但邪见之徒必力加歪曲事实,毁谤侮辱。正见菩萨,碰到这种境缘时,悲悯其无知以容忍态度出之,决不于小事小行上计较,以牙还牙。真佛法中人,是以负担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之誓愿,不唯容忍侮辱,且以德报怨不舍离彼等而使受化。故忍辱决非是卑怯无力的含垢忍怨,是以一种极大的力量来忍受一切。真能行忍,是出于智力的行为,大度的容忍,是根据缘生性空的智力,等运同体的悲力。
四曰精进度:精进向被人视为勤劳的意思。但勤劳固是美德,倘用之不当,适成济恶的饰词。如勤劳专为自我打算或甚至专务害人,则勤劳变成恶行。菩萨的勤劳是在一个精字。精即精纯无杂,轻之于举手投足之劳,重之于负担天下国家重任,不容许有个私心打算,都在精纯无杂中排除懒惰放逸的恶法,勤劳实践其五波罗蜜之行。故精进度,统指于其他五度行门上的不休息的精神。倘于一度松懈,即是荒废了菩萨所应行之行。菩萨行之难行,能克服许多难关的,便是这个精进。没有这种精进精神的人,纵使一时发心修大乘行,稍遇逆境的打击便灰心下来。我们平常说一个人对于他的事业成功,是经过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精神的成果,这可宝贵的精神,扩大开来,即精进度。
五曰禅定度:禅是印度语‘禅那’的简呼,义为‘静虑’,与‘三摩地’的‘定’义相通,故合称‘禅定’,在佛学的术语上叫做‘梵华兼称’。静定的工夫,是健康精神的大补品。平常人精神不健全,处置事情容易颠倒,这是没有静定工夫之故。禅定的原义,是在学习菩萨道的人,应须将自己散漫纷乱被环境所扰乱所摇动,不能控制的心境,用禅定的方法使其专注一境;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者即是。故禅定用简明的语义来表现,曰‘心一境性’。制心一处,是将心力统一集中,不被私欲的境风所动摇,久久纯熟,便能蒸发精神上一种潜蓄的光明力量,好像烈火触物莫不焦烂,这便是最理智的智慧。故智慧是禅定的后果,有禅定工夫的人,他的注意力永远是保持集中的力量,随遇一境即凝集于一境,而得解脱。如火之不动摇,永远能保持其焦物的实力。世人对于禅定的误解,是枯其形灰其心如木石似的境涯,这只是禅定的消极制止散漫乱心的一面,不是禅定的全面。禅定的全面,是于一切境界中保持其活力而能成办一切事业。故禅定决不是仅指消极方面,且正是指能承办一切事业活力之渊源。中国禅宗指那止于消极方面的禅,是‘死水不藏龙’,也正这个意思。佛是力扬那种‘繁兴永处那伽定’的禅定,即是于定繁兴大用,故禅定有办事禅。
六曰智慧度:浅言之,世间一切学问知识也是智慧。佛法中的智慧,虽似觉说得过于高深,但是基于能明真理认识事实,则与世间学问知识是一样的。佛所说的智慧,是指认识真理,且指能把握住这认识真理之中贯通万法,应用在万法上所施设的事业行为没有丝毫错谬的,曰智慧。发生智慧的方法,是在求知闻法,闻而后能明辨慎思,思而后能笃行修持。通称为闻思修三慧。此中思慧,即上面说过禅定致力的唯一工夫。故禅定不是求其无所思,是在制思契合于真理的境界。这在智慧方面曰根本智;到了笃行修持应物施设时,曰差别智。根本智慧,是认识众生与万法缘起性空的真理;换言之,即是明了宇宙万有普遍共同不变的原则的事实真相。后得智慧,是从认识真理后发生的智慧,如于众生知其有种种根性种种病根,应用如何的法药适合他们的宿好,使其接受拔其病根;于宇宙人生事物界中的一切境缘现前,如何恰能给与适当的安排,于法法中都能发挥其差别的作用而不违反其共通的原理。故前者亦名如理智,而后者亦名如量智。
菩萨修六度行,初则勉求其契理之行,后则渐达其无行不适乎真理之境。适乎真理之行,是为智慧行;换言之,行菩萨之道在求真理,真理之能否现前,是在乎智慧是否获得。故六度的重心在于智慧,智慧之道即菩提道。度是渡义。修六度行,便可渡过凡夫生死的烦恼大海,到达真理圣人的彼岸。菩萨除根本戒外,以习行六度为渡海浮囊之大戒,否则即犯戒,如破浮囊永沉于凡夫生死海中。
佛法中说菩萨六度行,亦即是扩充世间古今圣贤的所有善行。如孟子之人饥犹己饥,人溺犹己溺;宋钘之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墨子之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等;皆本于大众之离苦得乐,宁牺牲个己之利益,是所谓圣之仁者,与布施度相通。如伯夷叔齐之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宋钘之不累于俗不饰于物;孔子之四勿;陈仲子之耻食其兄不义之禄;是所谓圣之清者,与持戒度相通。如宋钘之见侮不辱不羞囹圄;柳下惠之直道事人三黜不去;是所谓圣之和者,与忍辱度相通。如夏禹之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墨子之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与精进度相通。如庄子说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外天地遗万物;颜回之心斋坐忘;慎到之不师知虑不知前后,巍然而已矣;与禅定度相通。如老子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孔子之从心所欲不踰矩;皆有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入而不自得的境界,与智慧度相通。故能集中国圣贤之德行,即可成一六度行之菩萨。骤视之虽觉难行,如以孔子之‘吾欲仁斯仁至矣’的精神以赴之,恒心以实践之,自可到达其圆满境地。
丙、励行四摄
菩萨修六度行,其目的是在断除烦恼获得智慧,不舍离大众,利益大众。但也是向大众以磨练自己的身手,所谓化功归己,还是自利偏重。菩萨别有法门纯以利他为目的,这便是如下说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此四摄法,是菩萨现身纯以化导大众摄归佛法为主要目的,四种法门纯是摄化的手段。
一曰布施摄:遇欢喜财产的人,就将财产布施;欢喜求知的人,就将法布施;否则交浅言深,谁肯亲信?今以惠施,使受者起亲爱心,易受菩萨教化,终令成佛。
二曰爱语摄:随众生的根性,以慈爱慰喻之言令生欢喜;否则好意变成恶意。以欢喜故,易接受菩萨之教化,终令成佛。
三曰利行摄:损己利人,浅而易见,菩萨以身语意行皆有利于人,自生感召之力;否则,交友尚不能,况菩萨行!
四曰同事摄:菩萨教化众生,深入大众各阶层中与大众接近,全无阶级之分,随与大众而为同事。如观音菩萨之三十二应,现种种形,易令受化。
五、结劝修学
上来所说从结缘皈依到正信皈依,从正信皈依分在家与出家修习菩萨的两条路向。但是初自发菩提心,终达修四摄行,其形而上之精神是一贯,其形而下之处境稍有不同耳。然非固定不变者,十年二十年以上之在家菩萨,如欲变服形,自可得入于出家菩萨众中;出家菩萨比丘,遇利行同事尤切之缘时,亦可舍比丘戒入于在家菩萨众中。大乘菩萨之学,重在精神与实践之行,原不限制于固定形式之中。
修菩萨道者,随其智力行力的浅深,接受六度四摄法门,则为完成菩萨之人格。于是各就其各阶层所处之本位,如服务于文化、教育、慈善、政治、军人、学者、商业、工人、农民中,都可依佛法之精神,为群众之表率。本菩提心,修菩萨行,将佛教的精义真理,广泛地投入大众的识田中,建立实用的人生佛教,以造成和平快乐的净土乐园。
如出家菩萨,从沙弥二年学历,更经比丘十年学历,便成功为菩萨僧位。即可住持佛法为一方丛林之主或辅助住持的职务,或担任各级学院的讲师教授,且于弘扬佛教文化事业外,亦可以主持或参加其他文化、教育、慈善各团体。故出家菩萨僧,应恢复释迦牟尼佛在世的精神,完全对于人类负有教导的责任,完全以文化人出现的姿态,以指导未来的新国家新世界的建立。
在家菩萨,尤应本其菩萨之行愿:如军政等关于保障人民大众利益之责任,这非出家菩萨所应直接执行;倘操之于恶人手中,其有害于大众者固无论矣。故有大悲心的在家菩萨,应本具智力能力挺身而出,为国家大众服务。
又在家菩萨,从正信皈依进受五戒,虽处俗务繁杂中,每日亦应定其简短的佛法修持;向有高僧大德处不时亲近请问法要,于佛法中求其更深的认识。同时即以摄引未信仰佛法的亲戚朋友及同事大众,劝导启信,净化大众,护持佛教。如是经十年二十年以上,其资历阶位亦等于出家的菩萨僧位。故在家菩萨,一方自己亲沾佛法的法味,护持住持佛法的菩萨僧;一方以六度、四摄法,向大众活动吸收新的佛教信徒。
整个佛教拥有这样的在家出家的教徒,为谋佛教更大的发展,为谋人群更大的福利,则佛教自身的组织应更臻严密、健全;这是需要产生合法的佛教会。在家出家两众当然都须加入为会员,由县的支会到全国佛教会,更策应国际佛教徒的需要成立世界性的佛教总会。
上面讲的菩萨学处大纲,是我数年来的理想。因为现在的佛教,实在太腐败太不像样,不但在家的教徒多数不了解佛教的真理,即多数的出家教徒尤未能明白自身应负的责任与事业。如不谋一种新的制度唤起多数教徒新的觉悟,佛教的自身会走上灭亡之路;不待无宗教的政党或异教来摧残。这里延庆寺,虽然也是个古老丛林,但现在老丛林的旧规和旧习惯,可说完全没有。如能将我理想中的菩萨学处,从这个净地上创始建立,也未尝不可能。这是我现在讲菩萨学处的动机。(旡言记)(见海刊二十八卷九期)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好评度:+1(陈金) 优秀文章
来自:
顶端
回复
引用
分享
陈金
太阳黄道天星择日
级别: 贵宾
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UID:
58172
精华:
1
发帖:
2642
威望:
411 点
金钱:
20468 RMB
贡献值:
21 点
好评度:
129 点
在线时间: 7988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5
最后登录:
2024-11-28
沙发
发表于: 2012-09-06 18:58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陈金
来自:
顶端
回复
引用
分享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太虚大师:菩萨学处
http://ok2009ok.com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