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青龙上,看主脉继续向下,拖出数十米,突然顿起圆墩,即是穴星。我拍摄的位置,青龙边和右边的白虎,一同转抱拱卫于穴前,穴星稳坐在两山夹抱之中。
0/00W6r0
\
NSw<. ,iv%^C",) 这是在青龙上,看主脉继续下行到穴星,穴星是一个圆圆的山宝,左右两边有枝水缠绕,流归于堂前。右边的白虎山,状如天马,横列于坤方,在墓前看更加形象,生动。
*ez~~ Y
9q)nNX<$) C`~4q<W' 这是在内堂看穴星,从少祖山下脉到穴星,距离很近,穴位得少祖之力甚大。从内堂看,穴星高隆,虽然有树木遮住,但是轮廓清晰。内堂宽平。铁架棚房后面,原来是曾国藩小学。
awSS..g}L {9|$%4kRl t"bPKFRy9E
ny_ kr`$42 ?r'TH/> 这是在内堂,上图铁架棚房后仰看穴星,可见穴星下还有很宽的坪地,曾国藩的小学残墙遗址,依稀看见,让人对历史的记忆依然那么的深刻,犹新。但今天的景象却难免有一份凉意
yZ~eLWz K-Dk2(x >-|90CSdSJ
i_'R"ob{S c>WpO Z, 这是在墓地唇毡下仰看穴场。红色箭头表示去曾国藩墓地的小道,后天人工砌堡坎,加厚加高墓地唇毡的平稳,使穴位气场聚集不散,固如金汤。
+yP[(b/ #b"5L2D`y' Jn@Mbl
>5~Zr$ iI@Gyq= am'p^Z@ 这是在唇毡下的内堂看左边的青龙山。青龙生动,活泼,蜿蜒屈曲,起伏不断地奔向下方,与前朝拱卫明堂,缠护,环抱穴星于少祖山麓处。 }!yD^:[5
[ 此帖被天成山人在2017-12-21 15:1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