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清凉学堂 | 苦也有五种功德 彭州市清凉寺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156786
精华: 2
发帖: 3530
威望: 1584 点
金钱: 33268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6 点
在线时间: 47158(时)
注册时间: 2014-03-23
最后登录: 2025-01-02
楼主  发表于: 2024-11-09 10:00

0 清凉学堂 | 苦也有五种功德 彭州市清凉寺

清凉学堂 | 苦也有五种功德
彭州市清凉寺

因世间有苦的逼迫才促使我们生起“出离心”驱动意志迈向解脱求法者应除遣憍慢方能虚心学习佛法闻思之后,必当依教奉行速断一切恶,常修一切善方能离苦得乐更应发“菩提心”悲悯大众


  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和一切的科技发明,其实都在解决人类共同的问题。
当我们要寻求任何一项答案,相对也必须付出同等的代价。每个人在追求快乐时,也一定会经历痛苦的过程。
但不可因为困难,而选择不去突破,或干脆逃避不敢面对,反而更应勇敢去化解及承担。
其实痛苦并不可悲,可悲的是人们活在痛苦中而不愿离苦。从小到老,一生抱怨不断,郁郁寡欢,终日无奈感叹,找人相互诉苦,又不知该怎么办。只能虚度岁月,使痛苦日益加重,让瞋心渐渐加深。


因为常人怕苦,更无法摆脱其苦,所以会引起瞋心。日子久了之后,便失去对苦的警觉性,而徒增其愚痴。甚至以苦为乐,欲望贪爱不停的滋长。贪瞋痴三毒不灭反增,致使大众苦上加苦,更加的苦不堪言。
佛子切勿因苦而生瞋心,更应感恩此苦让你有觉心。六祖说:“烦恼即菩提。”因有烦恼,更要从烦恼中去领悟而觉醒。
《广论》说苦有五种功德,“功德有五,谓若无苦,则于苦事不希出离,故有驱意解脱功德。由苦逼迫坏诸高慢,故有除遣傲慢功德。若受猛利大苦受时,则知其苦从不善生,不爱其果,须止其因,故有羞耻作恶功德。由苦逼恼希求安乐,若求安乐须修善因,故有欢喜修善功德。由比我心度余有情,知皆是苦,于诸漂流生死海者,能发悲愍。”


   谓若无苦,则于苦事不希出离,故有驱意解脱功德。





知过才能改过,改过方能无过。知苦才能离苦,离苦方能无苦。人若不知道或不承认,自己有过失,又怎会改过迁善,成为一位有道德修养的贤者。
人若不知道世间是苦,或不认同五蕴身心是苦,他们又怎能离苦得乐,成为一位究竟解脱的圣者。
苦的第一个功德,就是会让我们生起“出离心”。因为痛苦,所以决心要离苦,而此心是不会动摇的。
若不感觉苦,则会留连忘返于五浊恶世,更会乐不思蜀于六道轮回。离苦之心,驱使我们迈向解脱之道。

由苦逼迫,坏诸高慢,故有除遣傲慢功德。





人为何会傲慢?因为觉得比别人高、比别人强、比别人好。自认学问比他人高深,地位比他人尊贵,财富比他人多,能力比他人强,口才比他人好,人脉比他人广,为人比他人善,相貌比他人庄严,道德比他人崇高,修行比他人精进,持戒比他人严谨,定力比他人深入,智慧比他人圆满,悟境比他人超越。
春风得意之人,自认所有的条件,都比他人佳,好像可傲视天下一般,便不知不觉生起优越感,而起憍慢之心。
若能知现在是苦,还未离苦,就能警觉到自身的条件还不够,更应谦卑再学习,因此不会起贡高、我慢之心。
既然已发出离心决定要修行,就应先去傲慢,此心不除,焉能入佛法大海,所以古德云:“慢像高山,法水不入。”且佛法要从恭敬中来求,几分恭敬,便得几分成就。行者,不可不警慎!

若受猛利大苦受时,则知其苦从不善生,不爱其果,须止其因,故有羞耻作恶功德。





古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定律是不变的法则。
今生受种种的苦难,必然是以前所造诸恶业,此不善之因,带来一切的苦果;若想要终止此痛苦,必先断除恶的因缘,不然受苦是永无止尽的。
因受苦,而知自身造恶,所以生起羞耻之心。羞是羞愧,耻是耻辱。羞是见不得人,耻是对自身的所作所为感到耻辱。若能明白这样的道理,受苦时不但不生瞋恨,反生起羞耻之心,来警惕自我。
羞耻即是惭愧,惭是对不起自己,愧是对不起别人。当受苦时,不会再怪罪于人,反生惭愧之心,是我们对不起众生。


由苦逼恼希求安乐,若求安乐须修善因,故有欢喜修善功德。





若无苦的逼迫恼人,众生怎会离苦。离苦的目的,就是想要求安乐。因此,苦会引发,一者离苦,二者求乐,来策动我们修行。
佛为大众宣说《地藏经》或说娑婆世界,弟子听闻地狱大苦、娑婆诸苦,便生离苦之心。佛亦宣讲《弥陀经》或说极乐世界,弟子听闻弥陀大愿、西方之乐,便生求生之心。
要求安乐,必修善因。所以念佛之人,亦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根据《法华经》安乐行品说,身心要能安乐,须具备四项德行:正身行、正语行、意离诸恶自利行、心修众善利他行,此为身、口、意、誓愿,安乐四行。

简要言之,若要离苦,必先断恶。若要得乐,应修众善。


由比我心,度余有情,知皆是苦,于诸漂流生死海者,能发功德。





前面四项是讲,因苦能让人自觉自利。此项是说明,一为菩萨的行者,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是只有自己苦,而是一切有情的大众,皆漂流在生死的苦海中,所以要发愿度一切众生,远离苦难。
所谓“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若无尝尽苦头,怎能知道什么是苦。因自己曾受过苦,更会感同身受他人之苦,因此发出悲愍众生的心。
菩萨常不忍众生受苦,所以发悲愿,世世常行菩萨道,若有一众生未得度者,他也不愿成佛,而舍众生远去。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清凉学堂 | 苦也有五种功德 彭州市清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