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源居士:堪舆术上,有一种“玉陛九级”。其本合御屏之格,同是尊星,复落为玉陛九级,其贵可知。有此格者,具王者气象,兼合天下之征。但不能理解为,只要具备此格风水,就能创华夏一统伟业。
JdUdl_Dz >=:mtcph 玉陛九级 Y"KJ`Rx
m^m=/'<+ 玉陛九级(载《玉髓真经》)
^-n^IR}J M.Tp)ig\# 中国四列九山,创造了多个阶梯式的盆地和间歇性的平原,孕育了无数王朝更替。王者无不围绕着这些地区展开攻略征战,脱离不了平原、山地、水源三大基本要素。
7t}s5}Z 4
LikCIO 中国四大干龙
9mv0} I h"Wpb}FT 中国四大干龙域内派生的龙子龙孙,竭尽所能,写尽风流。但诸侯割据易,四海归一难。统一中国,是亘古以来第一难。
+%KkzdS' T"C.>G'[B 虽然不具备“玉陛九级”的祖上风水,但自西向东攻城掠地,最后一统天下的宏伟构想,在公元前221年,被一名叫嬴政的秦人实现了。
O{7#Xj
:_ a_{'I6a*, 5M #',(X 依据上述战略,他灭六国是那样所向无敌,如有神助。他便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
iyr8*L\ #Yp&yi
} z
j#<X 人生无常。实现远大目标,一个人的力量往往不够,必须靠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不懈的努力。现实如此,风水亦然。 89{;R hu"-dT;4] 秦公陵园,有类似于“玉陛九级”的宏伟气象吗?有。
/38I(0 YDYNAOThnb 为什么是雍城 _1Ne+"V )D'#>!Y 公元前677年,秦始皇的第19代先祖德公立“饮马于河(黄河)”之志,“初居雍城大郑宫”,建都雍城。
&(Hw:W9 z[R
dM#L 54年后,穆公雍城称霸。294年间,19位秦公于此苦心经营。
d7QUg6= i[FYR;C 公元前236年乙酉日,22岁的秦始皇嬴政在雍城宗庙举行加冕礼,正式执政。
sKR%YK
"A
mvt-+K?U 雍城陵园遗址
qvGmJN0 @"/H
er 雍城陵园位于雍城之南三畤原(春秋早期称北原)上,南临雍水河,葬德公至出公等20位国君。
6@FhDj2X !Y7$cU & 已探明的21座“中”字形秦公大墓,呈雁翎形排列,朝向一律坐西向东。已发掘出土的秦景公墓,坐辛向乙,与西垂陵园略有偏差,但大方向不变。
q+<,FdG
qxHn+O!h 已发掘的秦景公墓
fl9VokAT ][V`ym-e 雍城地处关中西部,北枕千山,南带渭水,东望西安,西扼秦陇。这里黄土深厚,隔雍水与雍城相望。总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J&JZYuuf aUc#,t;Qd 在雍城,塬是山的过渡,靠山塬成为主要的地貌特征。秦人生活在塬上,死后安葬塬上。
a j
.7t=^ Bj><0
cNF 城址、陵园大体位置既定,陵园方向面临选择:一是坐北朝南,背靠千山,面向秦岭,渭水横列;二是顺水东向,背倚陇山,面向关中平原。20位秦公共同选择了后者。 AGS(ud{ ,D(Bg9C 雍城陵园的风水秘密 Iw(
wT_ L>E{~yh 雍城陵园海拔高度约800米,高出整个关中平原平均海拔300米。这里的地势及河水流向,与西垂陵园刚好相反。
&0|Z FXPd G973n 情况变了,原先的朝向是那样不合时宜。但东进是战略目标,是秦国的国策,风水必须服从于这个目标。
vSoG] :1 hgE:2@ 东向随之成为风水的不二选择。 1tiOf~) \pTC[Ry1 ▼ q *Hg-J}
灵山过峡 T3"'`Sd9; @]}/vsI m 陇山,在秦国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有力的大手,帮了秦公大忙。
F:jtzy" ya^8mp- 陇山位于关中平原西北部,是六盘山向南延伸的部分,山地呈西北——东南向展布,主峰关山海拔2428米。
/0|1xHs 7P*\|Sxk% 关山在即将探入关中平原时,被千河南北切割。龙脉于中部强势过峡,重起为灵山。 oAB:H\ H_x}- 龙脉过峡处有千河、千湖,灵山是否与雍城陵园北部的千山山脉相关呢?
O&;d8 2IA{ p W5D!z 桐源居士判断:从地质构造上看,是有联系。但从风水上看,灵山却是陇山余脉。界水并非切断脉络,反而正是龙脉脱卸之必需,反证其来龙。 GVn'p
Wg
./0wt+ 雍城陵园地形图
A:z (.YSs 灵山过峡后的表现,更能说明问题。
Z(R0IW ▼ h&d"| <
五龙捧珠 <ME>#, wmXI8'~F& 凡父母山开帐结穴,距离十分讲究,近嫌局促,远则无力。
}0@@_Y]CC :7obxW1X 在10余公里的正面上,灵山呈西南——东北向展布,完成生动而有层次的开帐后,齐向东南伸出5条山梁,作势包揽前面微微回朝的一大片靠山塬。5条山梁就像张开的5根手指,向13公里处的雍城陵园伸过去,正好是力道所及的最佳位置。
QLHEzEvf{/ Y9vi&G?Jl 作为穴证,一片洼地(今东风水库)正好落在陵园的东面。5指伸张,遂止于洼地以西。
c>3? T^= ~OxFgKn23& 雍城秦公陵园,南北排开,面水而建,其形俨如五龙捧珠。 n4 N6]W\5
@]2aPs}}6 河流众多的雍洲
8Exky^OT| Q!=`|X|: 珠宜水养。雍城河流众多,均属渭河水系。陵园前面,不止一水。周边有雍水、邓水、塔寺河、汧河、七里河等25条河流,吉水纷呈。更有各类泉、池点缀其间。
~dLbhjden 3W#E$^G_v 近水吉祥,远水却不尽然。
M}CxCEdDB] _:5t~29 对于雍城陵园,渭河于右滚滚东去,是为不吉。于是,陵园前方之水,来源去流十分关键。
`Je1$)% $9X?LGUz 雍城陵园前有一条主要河流,名横水河。大别于牵鼻直去的凶水,横水河虽去但弯曲缠绵,确实很给雍城陵园面子。只是百里外水口不紧,远势荡开,又成为无法弥补的缺憾。
_zzNF93Bn ▼ D/4]r@M2c
凤翔于雍 VnB HQ.C 3b_/QT5! 水势如此,前砂如何?城北,有屹立如柱的天柱山,有其石层折、秀丽如叠卷的书卷山,有形似鸡冠的鸡冠山。西北,有形类展诰的展诰山,可谓贵峰林立。
NYG!\u\Rm 8No'8(dPX 雍城陵园东北,有凤凰山。相传,文王时凤鸣于此,因名凤凰山,亦名凤鸣山。
#;@I. ! os@G FU .%td=: “凤凰鸣于岐,翔于雍。”与传说相合,惟妙惟肖的一只凤凰,在雍城陵园左前方,千山余脉的南端,面向浩淼的塬面,展翅翱翔。
3K/tB1 gYk5}E- 距雍城,千山为近,灵山稍远。前与后、玄武与朱雀分别呈现出不凡气象,使秦公在归宿的依靠上选择了灵山。陇山、关山、灵山是雍城陵园的太祖、少祖、父母山,而凤凰山、书卷山诸山,则是陵园翔舞的朱雀。
2Kr>93O
JgKhrDx
<}8G1<QZ'. 雍城陵园卫星摄像图
wS&D-!8v ?P>4H0@I+ 为了更得朱雀之吉,趋避渭河、横水河顺水之凶,秦公在保持墓葬坐西向东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较西垂陵园的正西向微向东北逆转了一个字向,真可谓用心良苦!
>py[g0J d=uGB" 后有五龙贯脉,前有飞凤翔鸾。在渭河夹送下东出长安大平原,八百里秦川的西部起始阶段,一个略为顿了一下的地方,陇山龙脉完成了过峡、重起、驻跸、结作一系列过程,雍城陵园完成了自西垂陵园后的历史性中继。
|#yT]0L%pA >JY\h1+ H 与其地位及所要承担的使命一样,雍城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明显的。这是一个铺垫,还不是目标,目标在东方——那里有广阔的中原,有秦人朝思暮想的故乡。
,mi7WW9
vZ$E
[EG} 雍城陵园风水态势图
0_+
& [g} l.Ev]G/5 风水上的“玉陛九级”特征,雍城吉凶参半的顺水大势,协同陇山东进的山势、西高东低的地势一道,赋予了秦陵东向的雷霆万钧之势,秦国的步伐从此势如破竹,将秦人历史推向极致。
>m<T+{` ▼ F!/-2u5gF
贵气灼然
VQG$$McJ ~[og\QZX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桐源居士看来,具捧珠、翔鸾之贵的雍城陵园,风水缺陷也是明显的。 .Z"`:4O B<qsa QG 有贵气而无王气,与西垂陵园的区别是那样灼然,其基于西垂的推波助澜作用,远大于风水上的价值。顺风顺水的雍城陵园,其发如雷,又可能祸猛如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yuJ>xsM ]$^HGmP 危机在秦人胜利的欢呼声中悄悄种下。
~@X3qja e00}YWf% 随着风水漏洞的不断扩大,标志秦人发展巅峰的帝国大厦随时可能出现坍塌。
[ 此帖被风水一哥在2017-08-01 16:2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