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理即佛 | 究竟觉了诸法实相,名圆满觉(一)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156786
精华: 2
发帖: 3183
威望: 1463 点
金钱: 2970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6 点
在线时间: 41408(时)
注册时间: 2014-03-23
最后登录: 2024-07-04
楼主  发表于: 2022-03-26 13:05

0 理即佛 | 究竟觉了诸法实相,名圆满觉(一)

理即佛 | 究竟觉了诸法实相,名圆满觉(一)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梵语佛陀,华言觉者,十号之一。究竟觉了诸法实相,名圆满觉。





2



讲释迦牟尼佛“究竟觉了诸法实相”。“究竟觉了”怎么理解?天台家六即判佛,这里就是第六种——究竟即佛。佛也是觉的意思,有时称为“究竟即觉”。



这里就涉及到又一个名相概念——“六即佛”。这是天台宗基本的理论常识,大家还是要了解一下。






“六即”就是: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这六种名称,我们常常考试的时候会考六即佛,如果这个都搞不清楚,都写不出来,那就要扣分的。六即佛,理即佛是从性德上去说,从名字即佛开始,就从修德的层面来建立。



为什么要谈“六”?这是从事相上来说。这是针对那些狂慧者——认为自己开悟了,上无诸佛可成,下无众生可度,就以为到家了——就要用“六”来表达:你还是凡夫,跟圣人还差得很远,不是一悟就完全解决问题的,你还有很多烦恼,还要修行。所以,谈“六”是对治那些增上慢者、狂慧者,让他避免生起那种傲慢之心,或者增上慢——就得少为足,就以为到家了。所以要谈“六”,六个阶梯。





谈“即”这个字,“即”是从理上来说,从体性上来说。这就是对治一些很自卑的人——他就甘居下凡,自屈,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这是告诉他,增强他的信心:你是即心即佛。就用“即”提高他的自信、信心。但是,事相上的“六”和理上的“即”,也是不二的。针对两种——或狂妄者,或自卑者,来说“六”和“即”两个概念。



具体来看“理即佛”是什么意思。理即佛,这里谈“诸法实相,一心圆具,昏盲不减,倒惑无亏”。也就是说,一切众生本有佛性。性具十法界,在我们现前介尔一念当中,具足如来藏性。虽然我们现在烦恼重重,但是我们的佛性没有减少一点;我们在六道中轮回不休,这个佛性没有亏欠一点。






理即佛是佛给我们开显的一个最好的、让我们对生命产生曙光的一种开示。这就比如一个贫穷人家,他一辈子贫穷,生生世世贫穷,但是他家里有珍宝。有珍宝,他自己不知道,于是有一个善知识告诉他:“你枉受贫穷,实际你家里有无量的珍宝啊!”由于善知识开示,才知道自己原来家里地下有珍宝。于是他就开始把地上的污秽、瓦块清除,就开始挖掘,慢慢地接近那个宝藏。那个宝藏一打开,就成了大富人了,获得无量的快乐。理即佛,虽然我们现在还在凡夫层面,但是我们相信了“我有佛性,我这个贫穷的人也有无量的珍宝”,你说,跟他原来不了解这个事情是不是完全不一样的生命感受?



所以这里就用了偈颂,来进一步解释理即佛的内涵。“无机子”,无机子也是宋代的一个天台宗的法师,是南宋时候的,通达天台教理,以后他回故乡去孝顺母亲,恪尽孝道,对净土法门也是非常的信仰,常常集几千人一起来念佛,结莲社胜会的。






无机子,又叫普润大师,又叫法云法师,无机子是他的自号。对六即佛的偈颂是出在《翻译名义集》。这是普润大师作的一本就是名相概念的注解,在天台藏里面常常使用的一本工具书。他在解释“佛陀”这一概念当中,就说了六个偈颂,谈“佛陀”就从六即佛来解释的。



来解释理即佛的偈颂是: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这就是理即佛的含义。



这是什么意思呢?“动静”,就是我们这些凡夫日常生活,日用而不知,就是在动态当中和静态当中每天忙忙碌碌,奔逸外面的六尘,或动或静。但是要知道,这些动静的功能作用都来自于本具的佛性——正因佛性。动静虽然是造业,但是它的佛性全体就是,就在当下,没有被污染——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全体就是佛性。我们都迷掉了,迷失掉了。“动静理全是”,当下指点。






“行藏事尽非”,心性上本具这个佛性,“行”就是出处,“藏”就是行止。这是用了《论语》的一句话,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虽然孔子身怀德能,有经邦治国之才,也有仁爱之心,周游列国,要用他的德治——礼教、礼乐来治理,但是总是不得志。所以,诸侯国君如果信任他,要用他,就行这个德政;如果不信任他,舍之——就不用他——那就自己卷而怀之。这就表明,在世间的生活当中,或者做事业,或者退隐,这些事情。但是要知道,由于不了解佛性,由于我们烦恼很重,一般我们在世间或进或退的这些事全都跟这个“理”不相应——事尽非,都是在迷惑颠倒、造作恶业。



在红尘滚滚当中,“冥冥”就是内心暗冥,黑漆桶一个,一点智慧的亮光都没有。于是,他就随着外面的物欲所转,认物为己,贪欲炽盛。随着物欲所转,那肯定造恶业,就“杳杳”。就对心性的这种本有的佛性就逃逸——舍父逃逸,逃得越来越远,就不知道回归自己的佛性本源,这叫“杳杳不知归”。凡夫众生都是这种情况。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理即佛 | 究竟觉了诸法实相,名圆满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