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筠松是几乎所有风水先生都极力拥戴的顶尖大宗师,他老人家是怎样看待理气的呢?清朝有个叫高其倬的人,年轻时丧父,将其父葬于河北保安州西项梁山。由于风水不佳,在葬后的两年内,又死掉了一兄一弟。高其倬怀疑是父坟有问题,便掘坟察看,见坑内水蚁浸棺,寒湿异常,遂将棺木搁置在干燥处,回家开始钻研地理。八年后,他将父坟迁葬于大兴县的一块风水宝地上。此后,他仕路腾达,官至闽浙总督、两江总督、户部尚书。这位无师自通的风水奇才,不仅用风水术改善了自己的命运,而且还赢得了大清皇帝的信赖,让其为皇陵寻龙找穴,成了国师级的风水巨子。清西陵,葬雍正皇帝的。是他和怡亲王允祥、户部尚书洪文澜三人一块儿办的。之后便有了乾隆盛世。就是这位高大人,他考证过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几本杨公经典:《撼龙经》、《疑龙经》、《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他得出结论说:“世传杨公诸书,皆后人伪托。惟《撼龙》、《疑龙》二经是真书。”(见高著《疑龙经?撼龙经评注》)《撼龙经》、《疑龙经》没讲有关理气的内容吗?没有,哪怕是只言片语也没有!因此,高其倬指出:“且杨筠松地理宗派,自宋迄明为人所道者,是峦体。则理气非杨学,略举数条,左证其伪。”随之他说了三条理由:一是《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这三书中有些词句,诸如“颠颠倒,二十四山有珠宝;顺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太极分明别有图”等,均出自于宋朝人之口,而非唐朝的杨筠松所道;当时的江西风水名师如黄景文、杨南川、刘谦等人,都是杨公的正宗传人,但是他们均只讲峦头而不讲理气,只知有疑龙、撼龙二经,而不知有《青囊奥语》、《天玉经》什么的;三是在宋朝的许多相关史料中,如《宋史》、《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等大量文献里,均只能找到疑龙、撼龙二经,找不到青囊奥语等三本杨公书目。也就是说,讲理气的青囊奥语等三书都是自明朝以后才出现于世的,在宋朝以前是找不到它们存在的依据的。清代官方史学家在《四库全书总目?葬书解题》也说:“一曰江西之法,肇于赣人杨筠松……其为说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位象,专指龙穴砂水之相配,而他拘泥在所不论,今大江以南无不遵者。”官方史学家也说杨公只重峦头。此外,还有丁芮朴的《风水祛惑》,作者在对这个问题作了详尽的考证后说:“风水之术,大抵不出形势、方位两家。言形势者,今谓之峦体。言方位者,今谓之理气。唐宋时人,各有宗派授受,自立门户,不相通用。今考杨筠松书,不免有疑窦。《撼龙经》专言形势,分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疑龙经》亦然,其所谓九星者,特取譬之假象耳。”作者也证明杨公无理气之书。即使是在廖金精、傅伯通、吴景鸾、刘谦等许多杨公正宗传人的著作之中,也找不到《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等字样或者是这三本书中的章句。如果《青囊奥语》等三书真是杨公所著,那么他的徒弟们至少会在自己的书中引用几句吧。然而就是没有!《撼龙经》与《疑龙经》里面也没说还有理气这挡子事。比如《青囊奥语》开头那几句,就是故意让后人猜个没完,猜着没猜着,谁也不知道,公理婆理,谁都有道理。只有后学者们,见师辈们争争吵吵几百年没完,心里就从来没有清亮过。古代的事情现在很难说清楚。历来拉大旗作虎皮的人多了去了。少林拳说是达摩所创,太极拳说是张三丰所创,其实都经不起考证啊。我看过一本在前几年颇为流行的一种风水术,叫“过路阴阳”,就自吹是秦朝以前的圣贤留下来的金函秘笈。但是读其内容,文句粗浅不堪,显然不是先秦人所作,其中还有什么“师团旅长逞威雄”之类的话,一听就知道是民国时期的产物!高其倬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学问渊深,对风水学又是那么较真,他说的话是可以相信的。高大人也不是空口无凭,杨公自己就说过:“定卦番来在梦中,只观来历有无踪,仍得两手钳龙脉,莫把三星乱指空。”寥金精云:“卦为宗者误人多,无龙无穴事如何?任尔装成天上卦,等闲家计落倾波。”曾文地云:“但登财禄君须下,莫用山头卦。”卜应天也说:“水若屈曲有情,不合星辰亦吉。山如破碎欹斜,纵合卦例何为?”刘伯温云:“下地不装诸卦例,登山不用使罗经。”《太华经》里说:“何用天心何用卦,其余禄马皆闲话。”可见啊,无一不是强调峦头为重的。高其倬力证杨公之学只讲峦头而不讲理气,他自己肯定是不讲理气的。然而,他的风水成就可是非同凡响啊,《沈氏玄空》的主要传承者们和他比起来就太没劲啦。真不知道那些偏重理气的风水师会作何感想。高其倬足以让那些在理气的圆圈方阵中打转转的人清醒清醒。《山洋指迷》一书里的话说得最在理儿。该书里面是这样说的:“第峦头理气,二者孰重?曰:峦头真,理气自验。峦头假,理气难凭。故理气不合,而峦头真者,虽有瑕疵,不因理气不合而不发富贵;理气合而峦头假者,定不因合理气而发福禄,是峦头为理气之本,明矣!
[ 此帖被请叫我神棍在2016-08-01 12:2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