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性功德的“性”具有四义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156786
精华: 2
发帖: 3166
威望: 1457 点
金钱: 29433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6 点
在线时间: 41346(时)
注册时间: 2014-03-23
最后登录: 2024-06-28
楼主  发表于: 2022-08-24 16:13

0 性功德的“性”具有四义

性功德的“性”具有四义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发表于江西

性是本义,言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事同《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义。又言积习成性,指法藏菩萨集诸波罗蜜积习所成。亦言性者是圣种性。序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于是性中,发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即曰安乐净土,是彼因所得,果中说因,故名为性。又言性是必然义、不改义。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又如人身性不净故,种种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为不净。安乐净土,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谈这个“性”,从四个界面加以深入地探讨,这性功德的“性”是指什么。



第一是指“本义”。本就是根本、本源、心地,就是极乐世界的净土是随顺本源真如法性的。真如实相是一切法的本源,一切法都是从真如自性性海里面生出来的。所以阿弥陀佛证到了这个法性,不违悖这个法本,来由这个性具的法性生起了一个修德——六度万行修德,能称性出来的。这就是本具的法性的种子生起来的。这一点在《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义”就表达。这里,昙鸾大师看到的是晋译《华严经》,是三十三卷《宝王如来性起品》。在八十卷《华严经》里面,是《如来出现品》,就是如来是怎么出现了,是从真如法性出来的。所以他就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以及种种由大慈悲心里面生起来的度众生的妙用。这个是很重要的,极乐世界是这样性起出来的。






第二个意思是表达“积习成性”。积习,就是法藏菩萨发了大愿之后,他这个大愿也是称性发出来的,随顺法性发了四十八大愿之后,不能只发愿不去做啊,要由愿导行,这个导行就是修菩萨的诸多的波罗蜜。一般讲六波罗蜜,《华严经》讲十波罗蜜,乃至开出无量的波罗蜜,这就是“集诸波罗蜜”。这就是福德、智慧都要双修。积习所成,就是这个新熏的种子是用般若智慧引导的菩萨大行熏习的新生的种子。一般来说,新熏种子来庄严就是指实报庄严土和方便有余土,如果从体性上,本身的法性就是常寂光土。





第三层意思,这个性是圣种性的意思。圣种性在菩萨的阶位当中,十地菩萨才能称为圣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属于三贤,三贤十圣。用这个来说明法藏菩萨在因地当中,他是以大国王的身份出家的。心量广大,福德深厚,他又是听世自在王佛讲经说法大彻大悟的,当下是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正因为发了菩提心,他才能够舍家弃欲,行作沙门,就在世自在王如来座下作弟子。他一出家发大愿,就要建构超胜十方的净土。这个时候,他已经是悟证无生法忍了,法藏菩萨发四十八大愿的时候就已经是登地以上的菩萨了,这叫圣种性。就在圣种性这个实相不生不灭的法性的这种状态当中,称性发了四十八大愿。这个愿是真实的。






我们众生发的都是心意识里面的。心意识本身是无常的,是变化的,心血来潮发了一个很大的愿,结果做不到,又说怎么怎么退愿,退愿有时候又发愿,众生都是这个样子。就好像一个闭关的在我们这儿发了大愿:这次闭关要度我多生多劫的冤家对头,孤魂野鬼,你们都来吧!等到真的第一天这些都来了,那受不了了。问监香师:“我能不能退愿?”那就退吧,你没有这个力量。



法藏菩萨发的四十八大愿,他是真实心里面出来的,由真实的愿生起真实的行所生起的法性土。由于这个大慈悲心本身的核心就是令众生得安乐,又是契证实相,精进持戒,修福德智慧出来的,它的特点就清净。所以这个土是清净土,又叫净土,是法性土,是无衰无变的,是不生不灭的,是永恒常在的。这个清净土是法藏菩萨因地发愿、修行所证得的,所以现在从他清净庄严的果上的土来说,追溯他的因,从果上来说因,所以也可以称为“性”,性就是他的圣种性发出来的。






第四个意思就是“性”是必然义,不改义。这个都有着对真如法性的那种本质内涵的把握。什么叫必然、必然义?极乐世界就好像大海,海水有个特点,平等一味——它有咸味,海水的性是一味的。但是陆地上有诸多的江河水泊,这些水各有各的味道,有它的差别性。但这些所有的江河湖泊的水流入了大海,就泯灭了它的差别性,就跟大海同一味道,等同一味。所有的河流的水到了大海,必定跟大海同一个味道,这就是它的必然义。



海味——大海的水味,不会由于这些江河湖泊的味道过来,来改变自己的味。这很重要。比如说我们这些凡夫去,还有阿赖耶识恶业种子,还有烦恼,如果我们把烦恼都带到极乐世界去,还在那里杀盗淫妄酒都干的话,那极乐世界有什么味道?谁也不愿去。到那里都是菩萨了,九法界众生去了都是阿鞞跋致。什么样的众生去都是阿鞞跋致,这就是必然义。必然义也包括你必定成佛。






不改义,不会由于众生的种种的烦恼、根性的差别性来改变极乐世界的平等一相一味的本质义。因为极乐世界的佛的愿力的力量太大,他只能改变众生,不可能被众生的烦恼所改变。所以我们都也可以放心了。我们能往生,结果看到江洋大盗也往生了,心里就犯嘀咕了:这种人也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去,那怎么办?没有关系,到极乐世界,这个江洋大盗也是阿鞞跋致。



对于不改义,用一个比喻来表达。我们众生的身体,它的体性是不干净的。首先是种子不净、生处不净、饮食不净,三十六种不净之物。我们自己不干净、不清净,还没有自知之明,还认为自己清净。由于我们的身体本身不清净,一切清净的东西进了身体,都被改变了。比如精美的饮食、好的茶水,这些很清净的、颜色很好的、很香的、很美味的饮食,到了我们众生身里都变成不清净了。变成屎,变成尿,大便出来就很臭。为什么变成很臭很骚的东西呢?是由于我们身体不清净。每天早上起来,这口里不干净,不刷点牙都没有办法,呼出的气都是臭的。很多女同胞喜欢打扮,花枝招展,就是鲜花到了身上,马上也都搞得不清净,马上枯萎了。所以说,身体就太不净了。正因为不净,也知道自己污秽,所以就天天洒香水,香水也盖不住。所以,由人的身体的不清净,所有好的东西进入身体都变成不清净。






正面来阐明,西方极乐世界的往生者他的那种身心有一个彻底地改变,就在莲华里面转凡成圣。他就破除了我执,他就离开了身见,他一切烦恼的习气虽然究竟没有断,但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让他不能起现行了。所以他的形色是清净的,像佛那样紫磨真金色;他的心是清净的,再也没有我执、法执和饮食男女的那种不清净的心。这些往生者由于有阿弥陀佛愿力加持,让他得到相近的、相似的、清净的身心,最终毕竟能得清净平等的无为法身。



究竟就是他最终能够像阿弥陀佛那样得到究竟的清净,究竟清净就是无明、烦恼、习气全都没有了,平等就是他已经证得大平等心了,他已经是能够现量亲证到那个大涅槃的无为法身了。这就是极乐世界的这种性功德成就的结果。因为极乐世界的特点是清净,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清净。






如果到一个秽土去,大家都不清净,你也就不清净。在一个团队当中大家天天都在喝酒吃肉,你不喝酒吃肉,行吗?你就被隔离开了。所以为什么善人住的地方,在那里跟善知识在一起,你也变善了;跟恶知识天天待在一起,你也同流合污了。极乐世界的清净的特点,令一切往生者得到究竟清净平等的无为法身。这就是必然义、不改义的特点。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性功德的“性”具有四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