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求生净土 | 与诸大菩萨同行、同愿、同证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156786
精华: 2
发帖: 3166
威望: 1457 点
金钱: 29433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6 点
在线时间: 41346(时)
注册时间: 2014-03-23
最后登录: 2024-06-28
楼主  发表于: 2022-08-22 12:10

0 求生净土 | 与诸大菩萨同行、同愿、同证

求生净土 | 与诸大菩萨同行、同愿、同证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发表于江西



《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所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自华严导归之后,尽十方世界海诸大菩萨,无一不求生净土。由祇园演说以来,凡西天东土中一切著述,末后皆结归莲邦。








以往的圣人知道,修行要选择什么法门,关系甚大。修行的第一步选对了道路,那你就成功了。如选错了,就会走弯路,甚至弯来弯去,弯不回来。净土一法是了生脱死、圆成佛果的捷径。所以往圣先贤,人人趣向极乐世界,这是智慧的抉择,这是听话。那么,佛所宣说的“千经”,诸菩萨大德所诠释的“万论”,就处处指归极乐世界。



这种处处指归,尤其点出《华严经》的指归。《华严经》号称众经之王,一切大小乘经典都是《华严》的眷属。《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悟证无上菩提之道,称性为界外大士所宣说的自己所证的境界。那么,这个世间的众生,乃至于像舍利弗、大目犍连这样,都听不懂,看不到这个境界,如聋似盲。《华严经》所开显的境界是法界的境界。本身这部经,我们南阎浮提众生是没有福报看到的,这要感恩龙树菩萨到龙宫里面,把小本的《华严经》诵出来。





《华严经》还有大本和中本。大本、中本的那种篇幅、那种内涵、那种境界,不是我们这个地球众生所能受得了的。所以小本《华严经》也有十万偈啊!十万偈,现在我们流通的八十一卷也是不到一半,只是四万五千偈的翻译。但就这个,我们众生真的要把《华严经》读诵、理解、修行都很困难。但幸亏,诸佛慈悲,最后一卷是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而十大愿王所指向的也是西方极乐世界。



从普贤菩萨导归,将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导归极乐世界之后,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示范效应呢?就是华藏世界海,尽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这些世界很多,多到什么程度?没有办法用数量、比喻所能说清楚,只能说是十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刹土。这个概念,我们再有想象力的众生,都想象不出它的数量有多少。但是这些概念,我们常常去读诵思惟倒有个好处——能够把我们的心量打开。






我们在这个地球待久了,总认为好像地球很大,实际上这个地球在整个广袤的宇宙当中,就是沙滩当中无量的沙粒的一颗沙子而已。现在天文学也在证明世界无边。我们这个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个小单位,银河系又是河外星系的一个小单位,河外星系之外又有河外巨星系,那层层地过去......



当我们仰望天空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那个微小的、闪光的一个星星就比地球大。有多少这样的星球?但我们会思惟这些星球那么密集,为什么不相撞呢?那这里其实很神妙了。如果你撞过来我撞过去,那地球早就撞没了,它为什么都能够运行不相撞?这里面很奇妙。就类似于我们开着汽车,你到马路上去,这么多汽车它不相撞——就是驾驶时有理性,还有交通规则,它才不相撞。如果你撞来我撞去,谁也不敢开车了。所以,这个宇宙,它就似乎是有一种生命,似乎是有一种高度的理性在运作。






那其实从《华严经》来说,整个的法界,像华藏世界海,就是毗卢遮那无量的愿力、无量的功德所庄严的,那还有一个法身佛在那里把控。我们不要做井底之蛙,夜郎自大,我们要把小我放下,要汇集到这个十方世界海的整个法界当中体验、体会到他的终极的那种慈悲、那种关怀、那种生命力。



于是,当我们的一个个体跟一个超然的法身产生这种关联的时候,我们就不孤独了。当我们跟毗卢遮那的法界隔断了,是我们自己遗失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众生在这里都是孤独的。因为人和人之间,都有我执、都有烦恼,没有办法沟通。现在我们要把自己的精神层面提升到跟普贤菩萨、善财童子以及尽十方世界海诸大菩萨的这种精神层面,与他们共振。同行、同愿、同证,就是一句话——求生净土。





既然华藏海会的这些不可说不可说的诸大菩萨,“无一不求生净土”,我等业力凡夫还能说我可以不求生净土吗?对净土不屑一顾吗?所以《华严》的导归,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惊心动魄的信息。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不仅仅是愚夫愚妇要去的地方,乃是这些等觉菩萨——无量的等觉菩萨要去的地方。于是,一去,我们就占大便宜了,与诸上善人共俱一处,与观音、势至把手同行。如果不到极乐世界去,我们对观音、势至,看都看不到,没有资格跟他接触,因为你是业力凡夫,你不可能生活在他那个法界。那极乐世界很特别,是阿弥陀佛愿力成就的法界,一切众生在那里都摆平了,都是平等的。



所以这个净土法门,由祇园——就是祇树给孤独园——宣说《阿弥陀经》的地方,祇陀太子的公园,是由给孤独长者买下来供养佛的。在这个祇园法会上,宣说《阿弥陀经》以来,凡是西天(指古印)、东土(指震旦国)的一切菩萨、祖师大德的著述,无论他是宗门还是教下,最后都要导归极乐莲邦。






那这段文句是对于一大藏教的高度的把握。如果没有将一大藏教读通,这些话是说不出来的。读通,而不是读一遍。我们业力凡夫读一遍都很难,即便咬咬牙读一遍,也是一头雾水,不能够融会它的法义。那能够既读又懂,又能融通,又能高屋建瓴,又能把核心的精髓给它提炼出来,那要有相当的智慧。这不是一般做学问的情况,他一定要有心性上的证悟,与佛经的文字般若相应,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契证到实相般若,才能够提炼出来的。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求生净土 | 与诸大菩萨同行、同愿、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