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清净绚烂 | 《无量寿经》呈现的美的境界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156786
精华: 2
发帖: 3166
威望: 1457 点
金钱: 29433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6 点
在线时间: 41346(时)
注册时间: 2014-03-23
最后登录: 2024-06-28
楼主  发表于: 2022-08-13 22:26

0 清净绚烂 | 《无量寿经》呈现的美的境界

清净绚烂 | 《无量寿经》呈现的美的境界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发表于江西

美是与生俱来的,美有它的原型,美的欣赏会产生愉悦感。在柏拉图的哲学当中,对美的哲学有深刻的讨论。他甚至把这个美等同于永恒的“一”,就是对美的景物的欣赏,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体验了,这种美撬动了一种永恒的心性,然后会作用于道德上的转变。



当一个对美有感受、有欣赏的人,或者他就是美的理念的呈现的人,他一定行为上是比较高尚的,不是那么卑劣的。他就藉助这个美,能够过渡到那个善。在柏拉图的哲学当中,这个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这个美是当下的对于一种外境的瞬间的体悟,这种体悟甚至是忘我的。






《无量寿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很好的美学的佳作,它呈现的美的境界太奇妙了,所以这里用了四个字——“清净绚烂”。清净,是指阿弥陀佛契证了真如法性那个清净的理体,显现的庄严就是富丽辉煌。所以,极乐世界符合审美的几个重要的要素——简洁、对称、透亮、多样化统一。这些都是审美的一些要素。



比如,我们看极乐世界的宝树。它整个的刹土都是宝树庄严,宏观来看全都是行行对值的宝树,从宏观到微观来看,它有几句经文,叫七重行树“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实实相当”。仔细去观想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首先是这个宝树,它不是杂乱的,每一行都是很笔直的,很有秩序的,不乱。树和树之间,茎就是树干,这个树干和另外一个宝树的树干是“相望”。这种心性,相望就是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这种亲和力,这种和谐性,叫“茎茎相望”。






再看一棵宝树上,它有树枝。树枝和树枝之间是“相准”,是一样长的。叶子和叶子是“相向”,是正面对着正面的,不是相背的。人和人之间也是,相向的时候说明是比较友好,背靠背的时候可能就有点不对劲了。华和华之间是“相顺”的,很有秩序,很和谐地相处在一起,不是相互你挤我我挤你的,相顺。“实”就是果实,树上的果实“相当”,就是同样大小,一样大的。这里面的审美法则就有高度的和谐性,高度的对称性,而且是多元统一。



这棵宝树是一个很有形状的,像菩提树一样的。那里面的叶子就像一个天然的绘画,有茎脉,能放光;华是旋转的,是动态的;果子是从旋转的华里面出来的。整个的宝树都是种种珍宝合成的,或者是一宝——纯金树、纯银树;或者是二宝,排列组合;三宝,乃至七宝,不同的排列组合。这些珍宝都是透亮的,都能放光的,荣色光曜,那种光和色的变化,以及它的灿烂性、明亮性,是超过百千亿的日月的光明。






然后,这个宝树当中还能够见到他方世界,就是由果子的光显现宝盖。这个宝盖就像一个屏幕,往生者想看他方世界,比如是从震旦国往生的,往生之后看看那些亲戚朋友怎么样啊?念头一动,就呈现你的那些有缘的众生现在怎么样,还在职场上打拼,苦不堪言,你自然生起怜悯之心——我要去帮助他。可能就不能待在极乐世界享福了,可能会用种种形态来帮助这些有缘的众生。不仅可以看到自己原来往生前的刹土,乃至于十法界,都能看到,能看到地狱的情境,也能看到他方佛国的状态。



这棵树就是真善美慧的高度的统一的结晶。这棵树还能讲经说法,那就是一棵智慧树了。这棵树能够帮助我们修道,我们六根系缘这个宝树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就能得到甚深的法忍,就能住到不退转位。这是从一种树的形态来谈美感。





比如从音声来看,音乐是陶冶性情的,是体现审美法则的。极乐世界的音声清畅哀亮,微妙和雅,极具审美的法则,也是实相的音声化。透过那个音声,就能契入到实相里面去。华严的四十二个字母,每一个字都能够契入到般若波罗蜜门,极乐世界每一个音符都能帮我们契入到实相般若。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清净绚烂 | 《无量寿经》呈现的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