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破诸师对中辈三品往生者的身份判位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发表于江西
次责中辈三人者。诸师云中上是三果者。然此等之人,三途永绝,四趣不生。现在不造罪业,必定不招来报。如佛说言:此四果人,与我同坐解脱床。既有斯功力,更复何忧,乃借韦提请求生路?然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以斯文证,故知诸师所判,义同前错也。以下可知。
这一段是驳正诸师对中辈三品往生者身份判位的谬解。诸师说中品上生者是小乘三果圣人。然此三果圣人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呢?初果须陀洹已断见惑,虽然还要七次往还天上、人间,进而断思惑。然往返都是在善道,不会再堕到三恶道中去,即云三途(指火途地狱、刀途饿鬼、血途畜生)永绝。也不会受业力牵引,堕入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及阿修罗趣,即云四趣不生。三果圣人现世身口意不造罪业,来生必定不遭轮转之苦报。
即如初果圣人,得道共戒,虽复转生到人道来修行,但是他自然不会犯戒。初果圣人耕地,昆虫自然离开四寸,这是其道共戒的力量使然。有一公案说有位初果圣人,投生在屠夫家,其父希望他继承屠宰行业。偏这儿子不肯杀生。其父便强行塞给他一把利刀,将他与一只羊关在一个屋子里,说:你把羊宰了才能出来。过了一天,屋里没动静。其父开门一看,惊呆了,他儿子自杀了,羊还存活着。可见初果圣人宁可自杀,也不会破杀生戒。
初果须陀洹尚且不再造恶业,那二、三、四果圣人更是如此。佛都常赞叹四果圣人:与我同坐解脱床。即解脱见思烦恼,解脱三界生死的系缚,证人我空,得一切智,具六神通,游化人间,神妙莫测,作人天福田,为众生依怙。此三果圣人有如是功德威力,还有何事担忧,要仰借韦提希请法求往生呢?
诸师对九品往生者身份的错判,究其原因,乃在执著于自力修行功夫的立场,未能从佛的果觉悲心来考量。导祖深体释迦、弥陀两土世尊之悲心,将净土奥要和盘托出。阿弥陀佛以平等大悲心,护佑九法界众生,然对三界中轮回之常没众生,心偏愍念。何谓常没众生?即在生死苦海头出头没,偶尔会伸出头来,但更多的是沉没水中。伸出头来即侥幸生到天人善道,然瞬间又沉堕到三恶道,头出的时间短,头没的时间长,故称常没众生。
这常没剧苦的众生最能觉动诸佛的悲心,故法尔自然地心偏愍念加被常没众生,予以最先最急的救度。然对常没众生最先最急的救度是什么?就是劝勉引导他们深信阿弥陀佛的威神愿力,深信唯有阿弥陀佛,才能垂慈拔救;深信西方极乐世界,才是安乐的故乡。所以世尊来此娑婆,劝导我等常没众生回归极乐净土。所以无问自说九品往生章,乃是针对常没众生来说,正如溺水之人,生命垂危之际,赶急须要拯救。
而对于已在岸上的人,便无须赶急,可作从容之救助。以喻表法,溺水之人喻业力凡夫,举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恶。若不施以及时拯救,决定没入苦海漩流,坠入三途,长劫受苦。而岸上之人,喻小乘四果圣人、大乘三贤十地者。小乘圣人或已断见思惑,或向断见思惑,不会堕入三恶道,乃至毕竟竖出三界。大乘圣人已证人法二空,已了分段生死,于变易生死中,分破无明,分证常寂光,有大智慧,有大神通。自行化生,逍遥自在。两土世尊对此等大小乘圣人,比较放心,视时节因缘成熟,亦劝导他们导归极乐净土,以期疾速圆成佛果。
诸师站在通途佛法的立场来阐释九品往生者的阶位,自有其顺理成章之处。然站在净宗特别法门的立场,站在阿弥陀佛大不可思议的愿力加被角度来看,未必然也。导祖援引《华严》《智论》《观经》等经文,证实诸师对三辈九品往生者身份判位的错谬。建立九品往生悉为常没众生所施设,由此彰显阿弥陀佛的悲心愿力与净土法门大不可思议之特质。拨云见月,高悬祖印,其功德利益,海墨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