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清明节: R_P}~l
农历三月初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清明''最初指的是节气。在我国传统的历法中,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用来反映气候变化和指导农业生产,而''清明''就是其中之一,时间大约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换算成国历,约在四月四日或五日。在(淮南子)一书中记载:''清明''是在冬至过后的一百零六日,也是''春分''后的第十五日,这时候万物洁净,空气清新,风景明丽,花卉草木在这样的环境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叫做''清明'',正因为如此,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节日的''清明''与作为节气的''清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上来看,清明节是从''清明''这一个节气演变而来的,在二十四个节气中,只有''清明''和''冬至''两个节气演化为节日;从区别上看,节气只是时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有某种风俗习惯和纪念意义。但是,清明节是如何从节气演变为节目的呢?根据(荆楚岁时记)中说:离冬至一百零五天有大风暴雨,称这一天叫做''寒食'',要禁火三日,由于寒食节的日子与清明的日子相近,因此古人在寒食的活动,往往沿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而到今天寒食节更已经被清明节所取代了。 Tz&Y]#h_
hi=XYC,
2 . 清明节的习俗: ;_kzcK!l
1 . 挂纸: &UHPX?x
''挂纸''在台湾的习俗中称为''压墓纸''。挂纸时,先要将生长在祖先坟墓上的野草,用锄头或镰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头或砖块将墓纸压在坟上,表示这个坟是有后嗣的,否则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无主的孤坟,而受到破坏。墓纸分为白色、红色、黄色的古仔纸以及五色纸(红黄蓝白黑)两类,现在则多用五色纸,其用意是盖厝瓦或表示子孙已祭拜过。至于传统的客家人挂纸时比较慎重,先用锄头挖一块绿色的草皮,并把带来一叠滴有鸡血的黄纸,用草皮压在坟上,然后在坟地四周摆上十二张银纸,除了挂墓纸的目的外,还有血祭的象征。 _=6 rE
2 . 培墓: +WJ(QZEhD
民间清明节扫墓可分成两种仪式,即''挂纸''及''培墓''。''培墓''也就是''扫墓'',又叫墓祭、祭扫或上坟,就是修墓与祭拜。一般俗信,祖先的坟墓和后代子孙的兴衰有很大的关连。因此,富有的人家年年''培墓'',而一般的人家除了吉凶葬的前三年要''培墓''外,其他则视情况而定。''培墓''的时间多利用清明节前夕,将坟上的杂草清除,并加以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体模糊不清,则必须用银朱重新加以描写,使其焕然一新。祖坟整修完毕后,开始祭拜。祭拜时,在墓前供奉牲礼(三牲或五牲) 、刈金、寿金、烛等、或十二道菜蔬(如韭菜、鱿鱼、春干、甜菜、甜芋、肉脯、蒿菜,莲子、枣子、竹笋、猪肠、苜头)和粿类(红龟粿、鼠曲粿或草仔粿)及刈金、银纸、往生钱、烛等;若是新坟,则必须供奉五牲(如猪头、鸡、鸭蛋、面粿、红龟粿),祭品摆好后,点香向后土(坟墓的守护神)祭拜,妇人要在新坟前哭号,礼拜完毕,先烧刈金、寿金给后土,再烧银纸等给祖灵,纸钱烧完后,在纸灰上洒酒(称为奠酒),最后鸣炮礼成。在收供品离开前,要将鸡蛋、鸭蛋在墓碑上打碎,将蛋壳丢在坟上,象征''脱壳''或''蝉蜕'',表示新陈代谢。从前,还有将红龟粿、面粿分给当地的小孩子吃的习俗,称为''揖墓粿''(又称乞墓粿、印墓粿),象征''祖德流芳''。台湾民间习俗若是家有长子如娶媳妇、添丁生子或置产等,一定要培墓,往昔在培墓时都要点''姓氏灯'',在祭拜之前于墓前燃烛祭祀后,不要熄火,将它小心的放在灯罩内,沿途不可使其熄灭,一到家里,立刻把灯放在祖先的灵桌前,相传这种小灯,具有''添丁发财''的含义,如果在回家途中一路不熄,则表示子孙繁茂的吉祥征兆。现在一般的扫墓方式已经较以前简化,大都以鲜花水果为祭品,上香鞠躬,礼节简单隆重。 ?q2j3e[>
oj.A,Fh
3 . 踏青(起源于唐代): x90*yaw>h
踏青也叫行青、探春、寻春、郊游。清明节正当早春三月,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为了不辜负这良辰美景,于是大家带着野餐,车水马龙,拥向郊外,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清明节日,妇女穿新鞋(踏青鞋),出行到郊外,称为''踏青'',因为古时的妇女平日不可随便出游,趁此机会到郊外领略一下大自然的景色。 %rQuBi# 1f
`\>.h
4 . 荡秋千(秋千): +y+"Fyl
秋千以前叫做''秋千'',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树,这就是秋千的雏形。秋千最初叫做千秋,是春秋时期北方的山戎所创,据说是齐桓公北征山戎时,把秋千带入中原。开始时只有一条绳子,用手抓住绳子荡来荡去,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到了汉武帝时,因千秋在汉语包含有人虽死去但永垂不朽的意思,为了避讳,所以把千秋改为秋千;到唐代,荡秋千已经十分普遍,并且成为寒食节及清明节的一项重要的活动,甚至被唐玄宗称为''半仙之戏''。正因为在清明时节到处有人在玩秋千,所以便有人将它称之为''秋千节''。 iSRpfU
&tR(n$M@>
5 . 斗鸡: Cz#Z <:
斗鸡也是清明时节的应景游戏,而且正如春节的赌博一般,是必须拿钱作为输赢的。斗鸡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到唐朝时,十分盛行,不仅在民间设有斗鸡场,让群鸡相户攻斗,就连皇上也喜欢玩斗鸡。据说唐明皇十分喜爱斗鸡,曾经不惜重金,在宫廷中设置一个豪华的鸡坊,还派人专门养鸡,作为斗鸡之用,可见唐代宫廷中斗鸡风气之盛。至宋朝之后,斗鸡的风俗才逐渐式微,但是目前台湾仍尚有斗鸡的风尚。台湾民间饲养一种黑色而体大的斗鸡,俗称''军鸡'',这种鸡原产于印度及马来西亚,曾在台湾掀起一阵蓄养斗鸡及赌胜的风气,现今每逢清明、端午中南部地区乡间亦有斗鸡比赛的民间习俗。 T4e\0.If
<c[U#KrvJ
6 . 插柳: wHjLd$ +o
民间在清明节有插戴柳枝的习俗。在祭墓踏青时,人们往往还折几枝柳枝带回家,插在门楣上或用柳枝编成柳帽戴在头上,俗谚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便黄狗'',似乎说明了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因为清明是中国的三大鬼节之一,为了防止鬼的侵扰迫害,再加上正值柳枝发芽的时节,于是人们纷纷戴柳条以辟邪了。关于插柳的习俗由来,还有许多不同的传说,有的说是纪念介之推。介之推被烧死和埋怨在柳树旁,第二年寒食节,晋文公率领臣子来祭拜介之推的时候,只见那棵被烧毁的柳树竟然死而复活,晋文公情不自禁地折了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以后群臣纷纷仿效相沿成袭;有的说是唐高宗在渭水举行祭祀仪式时,曾把柳枝编成圆环送给群臣,说是可以辟邪,于是相沿成袭;更有人说是宋朝著名词人柳永生前留恋于秦楼楚馆为与不少歌妓结下不解之缘,深受歌妓爱戴,柳永死后,每年清明节都有不少歌妓来到坟前祭扫,祭拜完后在路边折柳插簪发,以为悼念,于是成为后世插柳之俗。 FwKj+f"
vZ7gS
7 . 赐火: FaTa(3$%
古人四季用不同的木材钻木取火,春天取榆,称柳之火,夏天取枣,称杏之火,秋天取柞,称楢之火,冬天取槐,称檀之火。也就是说,换季之时,新取的火叫做''新火'',前一季节的火就叫做''旧火''。因为寒食节全国禁火寒食,把所有的火种都熄灭了,所以到了清明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皇帝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赐火仪式,把新火赐给群臣,以示对大臣的宠爱,据说每年参加钻火的人很多,谁若能先钻得火,把火种献给皇帝,就可以得到皇帝的赏赐。 =%)+%[wv
!{,F~i9
8 . 拔河: ".*x!l0y7
拔河发明于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叫做''牵钩''。主要使用的设备是一条粗麻绳,两头还分有许多小麻绳,在古代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视哪一方先把另一方拔过中线(代表河流)就算是胜利。拔河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最初是在军队中盛行,后来才流行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此以后,清明拔河遂成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