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这位大德也是依靠《楞严经》的这段话而开悟的,大家也应予以重视。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2366
威望: 1862 点
金钱: 1912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5913(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06-02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4 15:38

0 这位大德也是依靠《楞严经》的这段话而开悟的,大家也应予以重视。

【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你们应当知道,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生死死,又死死生生,相续不断地在轮回里面一直流转。一切原因皆是由不知常住心而起(常住心是此经中很重要的法相名词,如同密法所讲的“本来觉性”)。


众生皆有常住心,其体性清净光明,而众生却不明其意,用分别妄念一直将它束缚。妄想分别非真实,因此众生在生死轮回里不断地流转。


从“一切众生”到“故有轮转”的教言来看,历代大德认为,这是对心性的直指。大家应该牢记!此段与藏文同出一辙,众生无始以来,不识本性为空与光明无二无别,反而被妄念分别所束缚。因此,认识本性的当下就可以开悟。


历史上有位破山海明禅师,因父母双双离世,他对轮回生起了极大的厌离心,当他读到志公禅师的《劝世歌》教言,便出家修行。出家之后,偶然机遇听到大和尚传讲《楞严经》,当听到“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时,他突然生起很大的“疑情”,于是安住在一种不可思议的极大加持力中——禅宗讲的“怀疑”、“疑情”或“参话头”,也有很多这方面的感应。


从那时起,法师开始四处参访,他本是四川人,却到南方拜师求学,最后在黄梅县的四祖寺道场禅修。他的求学过程艰苦异常,吃穿用度皆无,只能靠野菜果腹。即便如此,他也一直精进修持,还效仿高峰原妙大师的道风,七日内始终在悬崖上禅坐。


在一次经行中,法师不小心掉落悬崖,腿因此受伤且疼痛异常,当他感受疼痛时,当下大彻大悟。所以我们有时生病也是好事,如同破山海明禅师,在特别痛的时候——“哎呦呦……哎呦呦……,就能大彻大悟。当然,这也和前面《楞严经》里的经句密切相关。


破山海明禅师开悟后,不断弘法利生,且事业圆满广大。当时在四川一带,出现杀人如麻的恶君张献忠,被他杀害的百姓无数,惨不忍睹。法师见此情此景,悲心深切,发誓宁舍己命,也要找到张献忠,劝其放下屠刀。


在当时的成都,有个地方仅剩下七家存留,其余人口全部被杀,因而被人称作“七家巷”。禅师到达此处后,找到张献忠并乞求他不要再杀人。然而张献忠的手下刁难说:“如果和尚吃肉,我们就不杀人。”于是禅师毫不犹豫地吃光了数盘生肉,而张献忠等也从此不再杀人。


据史料讲,禅师拯救的人数有亿万,数字是否确切不太清楚,但确实有成千上万的人,因禅师之行为而免于死难。所以破山海明禅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菩萨,不仅禅悟境界高,并且救人无数,而这位大德也是依靠《楞严经》的这段话而开悟的,大家也应予以重视。实际上,就像《宝性论》所讲到的那样——每个众生都具有“本体空性、自性光明”的如来藏,只不过被妄念所束缚,如果能够认识到它,当下便可开悟。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这位大德也是依靠《楞严经》的这段话而开悟的,大家也应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