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34567»Pages: 4/7     Go
主题 : 天下风水的典范---圣人孔子墓地风水分享
灵山悠悠灵山空   灵山渺渺灵山现  回看清风吹古墓  又览明月照寒山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27341
精华: 0
发帖: 2264
威望: 390 点
金钱: 25034 RMB
贡献值: 2 点
好评度: 43 点
在线时间: 6953(时)
注册时间: 2009-11-30
最后登录: 2020-04-02
30楼  发表于: 2011-12-18 00:55

孔林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 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到了秦汉时期,虽将坟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鲁相韩勅修孔墓,在墓前造神门 一间,在 东南又造斋宿一间,以吴初等若干户供孔墓洒扫,当时的孔林“地不过一 顷”。到南北朝高齐时,才植树600株。宋代宣和年间,又在孔子墓前修造石仪。进入元文宗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孔思凯主修了林墙,构筑了林门。明洪武十年(公元1684年)将孔林扩为3000亩的规模。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大修孔林,耗帑银25300两重修了各种门坊,并派专官守卫。据统计,自汉以来,历代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增植树株5次,扩充林地3次。整个孔林周围垣墙长达7.25公里,墙高3米多,厚约5米,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比曲阜城要大得多 孔林作为一处氏族墓地,2000多年来葬埋从未间断。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 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孔林内现已有树10万多株。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时至今日孔林内的一些树株人们仍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其中柏、桧、柞、榆、槐、楷、朴、枫、杨、柳、檀雒离、女贞、五味、樱花等各类大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参、灵芝等数百种植物,也依时争荣。孔林不愧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断碑深树里,无路可寻看”。在万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仪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  外,林内尚有李东阳、严嵩、翁方钢、何绍基、康有为等明清书法名家亲笔题写的墓碑。因此,孔林又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碑林。 孔之之墓,坐落在曲阜城北孔林西侧。



   
 
QQ1030913938 电话18987427375.
灵山悠悠灵山空   灵山渺渺灵山现  回看清风吹古墓  又览明月照寒山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27341
精华: 0
发帖: 2264
威望: 390 点
金钱: 25034 RMB
贡献值: 2 点
好评度: 43 点
在线时间: 6953(时)
注册时间: 2009-11-30
最后登录: 2020-04-02
31楼  发表于: 2011-12-18 01:01

公元前479年,七十三岁的孔子饱受世态炎凉,溘然长逝,“有事弟子服其劳”,子贡、子路等众弟子将恩师薄葬于泗水之畔,墓而不坟。好个子贡,忠孝双全,尊师如父,不仅在墓旁手植楷树,以物悼人,而且结庐守陵,朝夕心丧,长达六年之久。现今孔子墓西仍存房屋三间,立有“子贡庐墓处”石碑,是对这位先贤尊师敬孔事迹的赞许。 q[Hx y  
汉以后,孔子的学说得到尊崇,政治地位显著上升,达到惊人的程度,其墓也封土高筑,墓而像坟,有了大的修缮,终于筑成高约五米,径长三十余米的“马鬣封”。与众不同的是,孔子墓立有大小两块碑,小碑在后,刻有五十代孙、衍圣公孔元措篆书“宣圣墓”;大碑在前,为明正统年黄养正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此碑文革时被砸碎,后被修复。 8zGe5Dn9  
孔子晚年是寂寞的,但葬后并不孤寂。孔子墓东,其子孔鲤墓与之相伴;孔子墓南,是孙子孔伋墓,圣人八代男丁单传,艰难延续孔家香火,祖孙三人生死不离,象征永世团圆,很符合孔子后人的心愿,故孔子墓有“领儿抱孙”的形容。到后来,朝廷多次拨款扩林,修建园内设施,孔林的地盘逐渐扩充,至清末,面积已达三千八百亩。 ?@l9T)fF  
以孔子墓为起点,墓群大致由西向东拓展,各代墓葬相对集中,估计十万余座,子子孙孙环绕四周,阵容庞大,“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孔子生前始料未及!园内古柏参天,荒草没人,空气潮霉,鸟鸣虫嘶,尤感静寂肃穆,各式牌坊、石碑、坟头密如蛛网,掩映在茂密的植被之中,有时杂草封路,正抬脚间,“轰”地一团蚊虫飞起,扑面而来,十分?人! kssS,Ogf\_  
孔林的变迁与皇室息息相关。孔子墓东,留有三座古亭,称“驻跸亭”,分别为宋咸平年和清康熙、乾隆年所建。历代帝王有祭孔的传统,除在京城省城祭祀,有时皇帝不远千里,御临孔林拜祭,就在亭间小憩。除了尊孔,甚至还与孔家联姻,典型的莫过于乾隆皇帝,为了给容貌有瑕疵的女儿消灾除祸,将女儿改为汉姓,嫁予圣人之后,七十二代孙、衍圣公孔宪培。乾隆皇帝先后九次到曲阜,祭孔探亲两不误,女儿卒后也随夫合葬孔林。 Ze'AZF  
孔林之内名人多,除了老祖宗,孙子孔伋好学不倦,不耻下问,继承孔子思想真传,着成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之一的《中庸》,被封为“述圣”。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任,笔耕不辍,三易其稿,一部《桃花扇》写南明兴亡之感,震动朝野。此外,孔林的扩展据传与他有关:渊博的学识,敏捷的反应,善侃的口齿,在讲经陪祭时灵机一动,使得康熙皇帝下诏扩林。还有孔子七十五代孙孔祥柯,曾任国民政府教育官员,一九一九年他作为山东代表出席巴黎和会,为收回青岛,恢复中国主权,慷慨激昂,多方奔走,爱国之情横贯会场……。 5.#r\' Z#  
每一座坟冢,都埋藏着一个故事,入葬孔林的人,据说大多是有名望者或家境殷实之户,仅殓葬立碑造坟的费用,就不是衣衫褴褛的贫苦百姓所负担得起的,真是姓相同,葬相远啊。 }%[TJ@R;  
曲阜现有人口六十余万,有十余万人姓孔,为孔子旁系后裔,直系一脉则早年迁徙台湾。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孔子故里等孔子遗迹,以孔林最为原始,保持得原汁原味,堪称古代墓葬的博物馆,“孔氏家族的编年史”。孔林内有一条环园柏油路,可行游览的电瓶车,转一圈需半个多小时,但要看得细致、真切、全面,就得以步当车,半天都转不完,孔林之大、之深,由此可见。 LpJ\OI*v  
孔子之墓并不奢华,流传千古的是他的学说和理想。虽然后世对这位大司寇、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褒贬不一,但毕竟赞多于毁,迄今保存完好的孔林便是明证,可让“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的孔子欣慰于九泉之下。
QQ1030913938 电话18987427375.
灵山悠悠灵山空   灵山渺渺灵山现  回看清风吹古墓  又览明月照寒山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27341
精华: 0
发帖: 2264
威望: 390 点
金钱: 25034 RMB
贡献值: 2 点
好评度: 43 点
在线时间: 6953(时)
注册时间: 2009-11-30
最后登录: 2020-04-02
32楼  发表于: 2011-12-18 01:02

孔林 也称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1.5公里处。系孔子后裔的家族墓地。经考证,孔林延续2400多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最初孔子殁后葬此,墓地约一公顷,后历代帝王不断赐田,至清代已达30公顷,林垣墙长7公里余,林内有树木10万余株,乔枝巨本,古木参天。其中古树2万,四时不凋,是一处古老的人造园林。林内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仪成群;有万古长春坊、至圣林坊、驻跸亭等建筑。孔子墓在东周区西北部,墓前有明代所立"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一格局古称"携子抱孙"。附近有子贡庐墓处、楷亭等建筑。 "三孔"格局规模一如皇宫、帝陵,大成殿之雕柱即使皇宫亦未见。
QQ1030913938 电话18987427375.
灵山悠悠灵山空   灵山渺渺灵山现  回看清风吹古墓  又览明月照寒山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27341
精华: 0
发帖: 2264
威望: 390 点
金钱: 25034 RMB
贡献值: 2 点
好评度: 43 点
在线时间: 6953(时)
注册时间: 2009-11-30
最后登录: 2020-04-02
33楼  发表于: 2011-12-18 01:06

曲阜是一座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东方圣城,诞生并养育了孔子、颜子,炎帝曾以曲阜为都,舜帝在曲阜作什器,少昊帝葬于曲阜。全市拥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余处,孔府、孔庙、孔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曲阜先后被列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之一,成为独具特色和中华民族情感色彩的旅游胜地,2004年接待中外游客400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12亿元。 |cJyP9}n  
* I`, L/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鲁国都城,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她以其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东方古文化而蜚声中外,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人们心中的圣地名城,被西方人士誉为“东方耶路撒冷”。 C<2vuZD  
' eO 4h^  
  “曲阜”二字,始见于《礼记.明堂位》中:“成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 v I@Wuu:  
 pzezN  
  《尔雅》释名说:“大陆曰阜。”东汉应劭诠释说:“曲阜在鲁城中,委曲长七、八里。”这就是“曲阜”名称的由来。 早在上古时代,人类祖先就在曲阜一带生息劳作,开拓了早期的物质文明,文物发掘中发现大量公元前4300--前2400年间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迹。据古籍记载,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即是炎帝神农氏营都聚居的“大庭氏之墟”。杜预注释中说:“大庭氏,古国名,在鲁城内,鲁于其上作库。” *'vX:n&t  
Q <EFd   
  《帝王世纪》记载:“神农氏,姜姓也,...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今淮阳),复徙鲁。” 少昊曾在曲阜营建都城。相传少昊在位84岁,寿百岁,崩葬曲阜城东北寿丘云阳山,与二帝三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并称万世享祀。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后,曲阜属上古尧舜时代九大部洲之一的徐州域。公元前十六世纪后的商代,曲阜为奄国国都,并一度成为商王朝的都城。公元前1066年,西周武王伐纣灭商,武王将其胞弟、王国宰辅周公旦封于故奄地曲阜,立国为“鲁”。 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是当时除周王朝首都镐京外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城市。特别是春秋末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鲁国聚徒讲学,鲁国俨然成了全国的教育中心。鲁国文化高度发达,所以,人们至今仍用“鲁”作为山东省的简称。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鲁县入于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始实行郡县制,鲁薛郡,郡治设在曲阜,隶徐州部。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皇帝刘启改封皇子、淮南王刘余为鲁王,以鲁县为国都。鲁王在鲁南宫泮水以北周鲁故宫废址上兴建规模庞大、雄伟豪华的鲁王宫建筑群,为在扩大王宫的面积,在拆除阙里孔子旧宅中发现孔鲋所藏《尚书》、《论语》、《诗经》《仪礼》等古文经书竹简,得以使孔子思想流传推广。 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诏改鲁县为“汶阳”,自鲁国灭亡改为鲁县,至是年止,曲阜以“鲁”为县名,历时长达833年。开皇十六年,诏改县名为“曲阜”,“曲阜”一名,作为地理名词历数千年,一直沿用至今。 隋唐五代之时,曲阜虽不再是鲁南的行政中心,但因其为“圣人”孔子故里而依然受到重视。通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曲阜的文化、经济也空前发达。晚唐之际,仅孔家就出了六位状元和十四名进士。 宋仙源县城是曲阜有史以来继周、汉鲁城之后的第三座古城。由于宋王朝崇儒重道,致使朝拜黄帝、少昊、周公、孔子的文武大臣和学者络绎不绝,文化气氛十分醇浓。期间赐孔庙文宣王殿名为“大成殿”,于孔子墓前造立石仪。大修少昊陵,立“万人愁”石碑。宋高宗建炎二年(1129年),金兵入侵,将北宋王朝在曲阜建造的仙源县治及宫观、庙宇等建筑群及大批珍贵书籍化为灰烬,仙源县沦入金人统治之下,并恢复曲阜县旧名。 曲阜城在历史上曾有四次大的变迁。最后一次是在明代中期。正德六年(1571年)河北刘六、刘七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破曲阜、焚官寺民居数百,县治为墟”。明武宗朱厚诏令山东巡抚于鲁故城西南隅-- 3Ec5:Caz  
  以孔庙为中心重筑新县城,即现存明故城。 清代曲阜地方建制与明代略同。清皇帝累计10余次到曲阜“朝圣”,学者骚人竞相莅临曲阜,为曲阜留下难以胜纪的文化遗存。 a_m P$4T  
M~;mamTP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曲阜实行县自治,初属北洋政府岱南道,后隶济宁道。1928年,改属南京政府,隶属山东省管辖。1938年1月,日本侵略军占领曲阜后,县归隶鲁西道,1940年该属兖济道。1945年,日本投降后,与泗水并成为曲泗县。1946年,曲泗分治。1948年,隶属鲁中南行政公署第四专署,后改称尼山专署和藤县专署。 新中国成立后,曲阜迎来新的时代,1953年,曲阜改属济宁专署,1958年与滋阳合并,仍命名曲阜县,1962年,曲、滋分治,恢复原建制,1983年,济宁专署改为省辖市,曲阜仍隶属济宁市。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制,改为省辖县级市,始称“曲阜市”,属济宁市代管。 “功能溯自生民始、地辟天开第一人”。曲阜古称圣域贤关,人文荟萃,英彦辈出。如此众多的圣贤名士荟萃于此,谱写了东方圣城灿烂文化的绚丽篇章。 “今日自然时代异、斯民怀念胜前王。” oJR0sbikP  
^<$d Tr'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对古代曲阜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极为重视,明文立法予以保护,累年拨专款予以维护、开发和利用。 QP)-O*+AA  
fQlR;4QX]  
  1961年,国务院将孔庙、孔府、孔林和鲁国古城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国家向全世界宣布:曲阜对外开放。1982年4月,国务院将曲阜列为全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8年,曲阜又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列为首批国家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公布,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列为“世界化遗产”,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O  
D,dmlv  
  在半个多世纪里,这座东方圣城像磁石一般,吸引着六大洲、四大洋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信仰的各界人士,纷纷到曲阜瞻仰社哥孔子或来此观光考察,修学旅游;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和海峡两岸的同胞,也纷纷回来寻根参拜,认祖归宗。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曲阜建立了密切的经济技术、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有5个国家的6个城市已经与曲阜结为“友好城市”。
QQ1030913938 电话18987427375.
灵山悠悠灵山空   灵山渺渺灵山现  回看清风吹古墓  又览明月照寒山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27341
精华: 0
发帖: 2264
威望: 390 点
金钱: 25034 RMB
贡献值: 2 点
好评度: 43 点
在线时间: 6953(时)
注册时间: 2009-11-30
最后登录: 2020-04-02
34楼  发表于: 2011-12-18 01:20

孔氏家族的墓地 n*Dn{7v#z  
Z:<an+v|5  
“孔林”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坐落于曲阜城北,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到了秦汉时期,虽将坟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鲁相韩勅修孔墓,在墓前造神门一间,在东南又造斋宿一间,以吴初等若干户供孔墓洒扫,当时的孔林“地不过一顷”。到南北朝高齐时,才植树600株。宋代宣和年间,又在孔子墓前修造石仪。自汉以后,孔林先后重修13次,增植树木5次,增地3次,总面积达到现今的3000余亩,周围7.5公里,并以高3米,厚1.5米的砖墙围护之。孔林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cuYH>  
3z, Ci$[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元文宗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孔思凯主修了林墙,构筑了林门。明洪武十年(公元1684年)将孔林扩为3000亩的规模。雍正帝八年(公元1730年),大修孔林,耗帑银25300两重修了各种门坊,并派专官守卫。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十万余株。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时至今日孔林内的一些树株人们仍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其中柏、桧、柞、榆、槐、楷、朴、枫、杨、柳、檀雒离、女贞、五味、樱花等各类大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参、灵芝等数百种植物,也依时争荣。孔林不愧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 ?G,gPb  
孔林示意图
“孔林”在曲阜城北门外,距曲阜城2公里。北出曲阜城门,就见两行仓桧翠柏,如龙如虬,夹道而立,这就是孔林神道。  神道中巍然屹立着一座万古长春坊。这是一座六楹精雕的石坊,其支撑的6根石柱上,两面蹲踞着12个神态不同的石狮子。坊中的“万古长春”四字,为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初建时所刻,清雍正年间却又在坊上刻了“清雍正十年七月奉敕重修”的字样。石坊上雕有盘龙、舞凤、麒麟、骏马、斑鹿、团花、祥云等,中雕二龙戏珠,旁陪丹凤朝阳纹饰,整个石坊气势宏伟,造型优美。
坊东西两侧各有绿瓦方亭一座,亭内各立一大石碑。东为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明代官僚郑汝璧及连标等所立,上刻“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十个大字;西为次年二人立的“阙里重修林庙碑”。两碑均甚高大,碑头有精雕的花纹,碑下有形态生动的龟肤。
过去墓地的“风水”,被孔子的后代视作“命根子”,例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勘测津浦铁路时,原计划经过曲阜,离孔林西墙很近。当时的衍圣公孔令贻得此消息十分着急,向朝廷连递几件呈文,说铁路将“震动圣墓”,“破坏圣脉”,使祖宗灵魂不得安宁。结果铁路到曲阜拐了个大弯,向西南绕行。
     曲阜是全国三大碑林之一,古碑数量最多,共约五千余块,其中孔林占三千块,林内尚有李东阳、严嵩、翁方钢、何绍基等书法大家的碑刻。孔林内亦有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保护外,林内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块,又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碑林。
孔林神道长达1000米,苍桧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代所植。林道尽头为“至圣林”木构牌坊,这是孔林的大门。  进入孔林大门(“至圣林”门)后,在导游的劝掇下,绝大多数游客都会在此处乘坐电瓶游览车。其实,这是一个败笔。不仅不能节约所谓游览时间,也不能好好领会孔林独特、神奇所在,更不能深深地去体会儒家封建体制的内涵
孔林内神道两旁,同样栽植有明清以来的古树松柏,据导游声称:神道左右的古树,分别有72棵、73棵,象征着孔夫子的72位贤人高徒和他的生活年龄。因坐在电瓶车上,无法去证实导游的说法。
此道门叫做“观楼”,也称二林门。门上面刻有篆书“至圣林”三字。“二林门”为一座城堡式的建筑,亦是鲁国故城的北城门,四周筑墙,墙高4米,周长达7000余米。  孔林内有一条长约5公里的环林路,坐在电瓶游览车上,可以走马观花地大致了解一下孔林的主要风貌。孔林内只允许埋葬孔姓后裔,其他姓氏的人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埋葬进来。即便如此,孔氏后裔按照孔家的风俗,亦有三不埋,即:不满18岁的人死后不进孔林埋葬,犯了国家王法被判死刑的人不能进孔林,虽是孔姓妇女但已嫁出去的女人不能埋进孔林。
     “断碑深树里,无路可寻看”。在万木掩映的孔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蚁成群,除孔子、孔鲤、孔伋这祖孙三代墓葬和建筑外,还有孔令贻、孔毓圻、孔闻韶、孔尚任墓等。这里的墓碑除去一批著名的汉代石碑被移入孔庙之外,尚存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何绍基、康有为等历代大书法家的亲笔题碑,故而孔林又有碑林的美名,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孔林东北隅,路旁立一巨碑,上写“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这就是清代大文学家、名剧《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的墓碑。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少时好学,极为聪明。清康熙23年,清圣祖玄烨来曲阜祭祀孔子,要从孔子后裔中选人给他讲解经书,孔尚任和族兄孔尚立被选给皇帝讲经。讲堂设在诗礼堂,孔尚任一入诗礼堂,就见堂中悬挂着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孔尚任看了大喜,拉了族兄一下说:“我们要入朝做官了”。果然,孔尚任、孔尚立讲解深得主上喜欢,13天后便接到任命诏书,被破格提拔为国子监博士,正六品官,官服前面正好是白鹭图案。赴京任职期间曾到淮杨一带治河,通过吊古迹,访隐士,搜集野史逸闻,对南明王朝的覆灭经过有了深切的感受。回京后,曾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公余致力于戏曲创作。1699年,昆曲名剧《桃花扇》传奇脱稿。王公显贵争相传抄,戏班竞相演唱,一时轰动京城。该剧以名士候方域与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次年孔尚任却被罢官回乡,死后葬于此。他一生著述甚丰,另有诗文《石门山集》、《湖海集》、《岸堂文集》等。
由此向西,有一座上书“鸾音褒德”的墓群,孔子的后裔孔谦、孔宙、孔彪、孔褒等均埋葬于此。自汉墓群西行还有明墓群,那里墓冢点点,碑碣累累,石兽成群,明代名书法家李东阳、严嵩等所书写的碑石立于其间。
这座牌坊叫“于氏坊”,位于孔林北侧,是孔子七十二代孙、衍圣公孔宪培与其妻于氏之合葬墓。于氏原是清乾隆皇帝的女儿,据说长得很丑,且脸上有块黑斑,相术说,这块斑主灾,破灾的唯一办法是将她嫁给一个有福的人。朝里官员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有福,可按当时规定,满汉不通婚。于是,乾隆先让女儿认汉族大臣于敏忠为义父,改姓于,这才嫁给了孔宪培。于氏死后,孔府为其立了这座“鸾音褒德”牌坊。
“洙水桥坊”建于明嘉靖二年,清雍正十年重修,两面刻字。坊前面刻有“清雍正十年”的字样,坊后则刻“明嘉靖二年”。传说,此坊实立于明嘉靖年间,当年,乾隆皇帝要来曲阜祭拜孔夫子,曲阜县令恐“明”字有讳,出资地方,命连夜修改。地方贪图“蝇头小利”,只拿出了一半的工钱给匠人,于是,匠人也来了个“偷工减料”,只将前面的年号改了,后面的年号未改。多亏皇帝只看前面 ,不看回头路,因而被瞒了过去。
     孔林内有一条东西横穿的小河,名曰“洙水河”,因流经孔子墓前,与“圣脉”攸关,故被后世誉为“灵源无穷,宜与天地共长久”的“圣水”。 洙水河,原名“潴水河”,是古代的一条河流,与泗水合流,并称为“洙泗”,后来成为孟子发祥地的代称。春秋时,孔子讲学洙、泗之间,后人以“洙泗”作为儒家代称。但洙水河道久湮,后人将鲁国的护城河指为洙水,并修了精致的坊和桥。桥的南北各有历代浚修洙水桥的碑记。桥上有青石雕栏,桥北东侧有一方正的四合院,称作“思堂”,有东西3间厢房,为当年祭者更衣之所。室内墙上镶嵌着大量后世文人赞颂孔林的石碑,如“凤凰有时集嘉树,凡鸟不敢巢深林”、“荆棘不生茔域地,鸟巢长避楷林风”等等。此院东邻的另一小院,门额上刻“神庖”二字,是当年祭孔时宰杀牲畜之处。
洙河上有桥三座,左右皆为平桥,中间的一座拱桥在孔子墓前,名曰:“洙水桥”。过洙水桥,两旁是古老的松柏夹道路,尽头是一座绿瓦三楹的高台大门——挡墓门,
洙水桥北迎面绿瓦三楹的高台大门,叫“档墓门”。过此门即是孔子墓甬道。孔子墓甬道是拜谒孔子墓前的通道,甬道后面是供奉孔子的享殿。
甬道两旁立有四对巨型石雕,名曰:华表、文豹、角端、翁仲。华表又称“望柱”,是进“天 门”的标志。文豹形象似豹,腋下喷火,温顺善良。角端传说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明外方幽远之事。翁仲,传说为秦代骁将,威震边塞,后为对称,雕文、武两像,用以守墓。
     道尽头大殿是祭祀孔子设香坛的享殿,殿广5间,黄瓦、山顶,前后廊式木架,檐下用重昂五踩斗栱。殿内现存清帝弘历手书“谒孔林酹酒碑”,中有“教泽垂千古,泰山终未颓”等诗句。享殿始建于明弘治十年(1494年),历代重修,为孔子墓前的重要附属建筑,是墓祭时摆放礼器祭品及宣读祭文的地方。1950年,朱德总司令曾在此殿召开重要的军事会议,所以又成为革命历史文物。
文豹、角端都是想象中的怪兽,民间认为:摸摸怪兽的头,一辈子吃喝不用愁;摸摸怪兽的背,打牌手不背;摸摸怪兽的腚,一生不得病;从头摸到脚,一世都快乐。
享殿之后,有一座灰瓦攒尖顶的方亭,称“楷亭”。亭内石碑上刻着一棵古老的楷树,即摹自其南侧的“子贡手植楷”。相传子贡奔丧来后,将一棵楷树苗栽于其师墓旁,后成大树。清康熙间遭雷火焚死,后人将枯干图象刻于石上。
相传孔子去世时,其弟子子贡在南方未及时赶回,所以“植”字少一横。子贡在途中携带一根“哭丧棒”,匆匆赶回后,为老师守墓六年,一直泪流不止,以至于手中的“哭丧棒”因此焕发生机,长成大树,可惜的是这棵楷树在矗立两千多年之后,死于雷火,让今天的后人无从仰见,只能在想象中感念故人的尊师与孝道及师生间的深厚情感。
    此乃子贡当年亲植之楷树,即“黄连树”。此树于康熙年间被雷击焚毁,仅存树干。古人为保存这一遗迹,于康熙年间立碑建亭以示纪念。
此乃子贡当年亲植之楷树,即“黄连树”。此树于康熙年间被雷击焚毁,仅存树干。古人为保存这一遗迹,于康熙年间立碑建亭以示纪念。
“楷亭”北有3座四角多棂碑亭,为“驻跸亭”,北面绿瓦所复的碑亭是为纪念宋真宗赵恒祭祀孔子所建的,中间及南面黄瓦所复的二碑亭为纪念清帝玄烨及弘历祭祀孔子所建。“跸”是黄帝出行的车驾,此三亭即黄帝祭祀驻车之处。亭内尚有当时的石碑。
驻跸亭”与神道(由北向南看)
孔墓中轴线偏后,有孔伋墓。孔伋(前483——前402年),字子思,是孔子嫡孙,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子在世时,孔伋尚年幼。孔子死后,孔伋拜曾子为师。曾子(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继承了孔子学说的真谛,并传授给孔伋。曾子著有《大学》等书。据记载《论语》也是以曾子的教学讲义为蓝本,由他的门人弟子编辑而成。孔伋潜心研究孔子学说,著成《中庸》一书。孔伋的学生又把孔子思想学说传给孟子,孟子上承孔子之学,著成《孟子》一书。以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古称“四书”,是儒学经典著作。孔氏族人尊孔伋为“三世祖”。
     孔伋墓的后面,是孔林的中心所在——孔子墓。孔子墓右(东)边是孔子的儿子孔鲤墓,前边是孙子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名为“携子抱孙”。
享殿之后是孔鲤墓。孔鲤(前532年-前482年),字伯鱼,孔子之子、孔伋之父。孔鲤一生守家奉母,亲聆其父在庭诗礼之训,先孔子而亡。孔氏族人尊为“二世祖”,至今,曲阜人不食鲤鱼。孔鲤一生无大作为,年50岁先孔子去世。但因系“圣人”之 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
这便是孔子墓。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当时鲁国国君称他为“尼父”。这是有别于封号的最尊贵的称号。孔子有封号始于公元元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此后帝王纷纷给孔子封号,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李隆基给孔子谥号“文宣”,始称“文宣王”。到元武帝于大德十一年(1007年)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称“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等等。历代王朝都为孔子的封号选择了最高的赞誉之词,可见孔子思想学说,对历代统治是何等重要。  此墓似一隆起的马背,称“马鬣封”,是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墓周环以红色垣墙,周长里许。墓前有巨墓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黄养正书。大碑之后,有一小碑,上书“宣圣墓”,此碑名不见经传,当是早期之碑,已无从查考。墓前的石台,初为汉修,唐时改为泰山运来的封禅石筑砌,清乾隆时又予扩大。
曲阜民间传说:清乾隆皇帝第一次来拜祭孔老夫子时,在孔墓前跪下,正准备叩首下拜,一抬头,看见“文宣王”三字,立即起身,扭头便走。原来,他觉得自己是“王”,不能再给“王”下拜。孔衍圣公立即吩咐族人,在孔子墓碑前修建了一座石台,刚好挡住“王” 字下面的一横,墓碑上的字遂被看成了“大成至圣文宣干”墓了。果然,后来,乾隆又来了曲阜四次,每次都给孔子墓下了拜、叩了头。
     孔子墓西的三间房屋为“子贡庐墓处”。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善于经商的学生。孔子死后,众弟子为孔子守墓三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三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gkhSL q  
  据明朝张岱所著《夜航船》所记载:“自泰山发脉,石骨走二百里,至朵阜结穴,洙泗二水会于其前,孔林数百亩,筑城围之。城以外皆孔氏子孙,围绕列葬,三千年来,未尝易处。南门正对峄山,石羊石虎皆低小,埋土中。伯鱼墓,孔子所葬,南面居中,前有享堂,堂右横去数十武,为宣圣墓。墓坐一小阜,右有小屋三楹,上书“子贡庐墓处”。墓前近案,对一小山,其前即葬子思父子孙三墓,所隔不远,马鬣之封不用石砌,土堆而已。林中树以千数,惟一楷木老本,有石碑刻“子贡手植楷”,其下小楷生植甚繁。此外合抱之树皆异种,鲁人世世无能辨其名者,盖孔子弟子异国人,皆持其国中树来种者。林以内不生荆棘,并无刺人之草”。 jVLJ qWP'!  
4;W{#jk  
       由此推断,现今的孔子墓与明代时的孔子墓,几乎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明代洙水尚可行船,且可到达孔林之中,而现在的洙水,只不过是一条长满了杂草的小水沟而已。 /M::x+/T  
>MKj~Ud  
        不过,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孔林”的一切,是公元1979年后重新修建过的,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而已。真正的“孔林”早在公元1966年被北京红卫兵和当地老百姓摧毁了,据记载: A^p{Cq@E  
^<qi&*  
1966年的11月29日,天气阴冷。 q*4U2_^.  
t1U+7nM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学生谭厚兰带领北京来的红卫兵去扒孔子墓, \ {]y(GT  
!V(r p80  
红卫兵们把一根粗绳套在墓碑的上端,人员分成两队,一队拽住一边的绳子,等待着号令。 P[-do  
^a`3)WBv8  
高音喇叭响起来:“扒坟破土仪式现在开始!” a$h^<D ^  
V@T(%6<|  
巨大厚重的“大成至圣文宣王”碑被拉倒,摔在碑前的石头供桌上,断为两截。 <YtjE!2  
#qmsZHd}b  
从北京赶来的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影师跑前跑后,记录下这一破四旧的壮举。 Cc*R3vHM6  
SE43C %hv  
革命小将为了更快地掘开墓穴,还动用了雷管和炸药。 \'<P~I&p  
122s 7A  
眼前,红卫兵们正在往树上系绳子,然后将尸体吊起来 SASLeGaV  
dCS f$5  
墓中共扒出了五具尸体:孔祥珂及夫人,孔令贻及其妻妾。尸体刚出土时保存还很完整,但很快被红卫兵和农民的铁钩戳破,“尸体便像撒了气的皮球一般迅速地瘪下去”。 jI0gf&v8  
oPF]]Imu  
孔令贻的墓在整个孔林的边上,游人罕至,只因当年被破坏得太彻底。末代衍圣公孔德成是孔令贻的儿子,当年蒋介石视之为国宝级人物,将孔德成与故宫的文物一道抢运到了台湾。孔德成曾任台湾考试院院长,于2008年10月离世,享寿88岁,尽管一再获邀,他却从未踏上故土。很多人说,他心里难受。祖坟被挖,这在中国的传统之中,是极大之侮辱。 qrp@   
~,oz hj0f/  
一些当年“讨孔”的骨干已大多早逝。而风光一时的谭厚兰,1978年被北京市公安局以反革命罪逮捕,1982年被免予起诉。谭厚兰罹患宫颈癌,45岁时病亡,没有结过婚。 GB^`A  
Rzh.zvxTp  
如今孔林附近的村民,依旧对这段往事讳莫如深。当年,红卫兵挖墓后,这里的村民就开始疯抢墓里的陪葬品,紧挨孔林的林前村,当年流传着“一夜挖出个拖拉机”的说法,一些人就靠挖孔坟致富了。 VH~YwO!x  
b- e  
最为夸张的是,一位曾被指派去保护孔林的村干部,后来带头领着人去挖。 hdi0YL  
<ShA_+Nd  
红卫兵们这时曾想阻止挖坟的扩大化,但已经无力控制,村民们眼里只有金银,谁来阻挡,就是一顿暴打。 YvcV801Go  
 T&MhSJf#  
当时从大小孔家子孙的墓里挖出来的金银珠玉不计其数,银行来收金银,96元一两,前后收了30多万元。一同被挖出的玉石,因为不收购,所以立即被村民视为废品,被孩子们拿去,系上绳子,在路上甩着玩耍。 $/|) ,n  
<xF]ca  
1979年,国家重新修复孔子墓,曲阜文管会让人帮助寻找孔子墓碑,还有散落的碑块,在附近社员家里找了上百块,现在孔子墓前的碑,就是这些石块拼在一起的。 i9De+3VqKK  
$2}#):`  
文革后,当地开始组织修复孔庙里的断碑。幸运的是,早年的碑文拓版被人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后来修复“三孔”古迹的依据。
[ 此帖被杨五魁在2011-12-19 16:07重新编辑 ]
QQ1030913938 电话18987427375.
灵山悠悠灵山空   灵山渺渺灵山现  回看清风吹古墓  又览明月照寒山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27341
精华: 0
发帖: 2264
威望: 390 点
金钱: 25034 RMB
贡献值: 2 点
好评度: 43 点
在线时间: 6953(时)
注册时间: 2009-11-30
最后登录: 2020-04-02
35楼  发表于: 2011-12-18 01:31


  
  
  

  
[ 此帖被杨五魁在2011-12-18 01:38重新编辑 ]
QQ1030913938 电话18987427375.
灵山悠悠灵山空   灵山渺渺灵山现  回看清风吹古墓  又览明月照寒山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27341
精华: 0
发帖: 2264
威望: 390 点
金钱: 25034 RMB
贡献值: 2 点
好评度: 43 点
在线时间: 6953(时)
注册时间: 2009-11-30
最后登录: 2020-04-02
36楼  发表于: 2011-12-18 12:47

回 3楼(泳泫) 的帖子

                
QQ1030913938 电话18987427375.
级别: 嘉宾
UID: 52275
精华: 0
发帖: 1341
威望: 104 点
金钱: 6732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5 点
在线时间: 7738(时)
注册时间: 2010-11-15
最后登录: 2022-06-13
37楼  发表于: 2011-12-18 13:36

    
灵山悠悠灵山空   灵山渺渺灵山现  回看清风吹古墓  又览明月照寒山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27341
精华: 0
发帖: 2264
威望: 390 点
金钱: 25034 RMB
贡献值: 2 点
好评度: 43 点
在线时间: 6953(时)
注册时间: 2009-11-30
最后登录: 2020-04-02
38楼  发表于: 2011-12-18 14:10

[ 此帖被杨五魁在2011-12-18 14:28重新编辑 ]
QQ1030913938 电话18987427375.
灵山悠悠灵山空   灵山渺渺灵山现  回看清风吹古墓  又览明月照寒山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27341
精华: 0
发帖: 2264
威望: 390 点
金钱: 25034 RMB
贡献值: 2 点
好评度: 43 点
在线时间: 6953(时)
注册时间: 2009-11-30
最后登录: 2020-04-02
39楼  发表于: 2011-12-19 15:31


[ 此帖被杨五魁在2011-12-19 16:27重新编辑 ]
QQ1030913938 电话18987427375.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34567»Pages: 4/7     Go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阴宅风水≌≌ » 天下风水的典范---圣人孔子墓地风水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