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3456»Pages: 2/7     Go
主题 : 没有菩提心,即便证悟空性,也不成为大乘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3996
威望: 2667 点
金钱: 28000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12343(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5-04-02
10楼  发表于: 2025-01-05 15:05

⬧ 行持菩提心
这第三品称作“受持菩提心”,接下来我们真正开始行持菩提心。
乃至众生疾,尚未疗愈前,
愿为医与药,并作看护士!
盼天降食雨,解除饥渴难!
于诸灾荒劫,愿成充饥食!
为济贫困者,愿成无尽藏!
愿诸资生物,悉现彼等前!
愿我成为病者的医药;愿我成为所需者的看护;众生饥渴时,愿我成为他们的饮食;众生贫困时,愿我成为丰富的宝藏。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   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舍尽则脱苦,吾心成涅槃;死时既须舍,何若生尽施?吾既将此身,随顺施有情,一任彼欢喜,恒常打骂杀!纵人戏我身,侵侮并讥讽,吾身既已施,云何复珍惜?一切无害业,令身尽顺受。愿彼见我者,悉获众利益!若人因见我,生起信憎心,愿彼恒成为,成办众利因!愿彼毁我者、及余害我者、乃至辱我者,皆具菩提缘!
‍愿我能够布施自己的身体与财富,甚至布施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福德;愿我能毫无执着地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而布施。我将布施自己的身体予众生,我将让他们尽量使用我的身体。他们可以诽谤我,他们可以嘲弄我,他们可以批评我;此身是他们的,我不应当护卫这个身躯。
同时,如果这些众生即将遭受任何伤害,我应当努力保护他们;并且,我应当试着不去伤害他们。凡是那些与我有缘者,无论缘分深浅,就算只是擦肩而过或同乘一班公交车的普通缘分,愿他们此生有所成果。如果有人对我生气,或有人喜欢我并对我有虔心,愿他们都能同样心愿圆成且逐渐臻至证悟境界。路人无怙依,愿为彼引导,并作渡者舟、船筏与桥梁!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觅床变作床,凡需仆从者,我愿成彼仆!愿成如意牛、妙瓶如意宝、明咒及灵药、如意诸宝树!
‍愿我成为迷失者的向导;对于想要渡海者,愿我成为一艘船、一座桥梁;对于感到寂寞或疲惫的人,愿我成为可供休憩的岛屿;对于为黑暗所苦的人,愿我成为一盏明灯;愿我成为可供栖身之处、奴仆、如意宝,愿我成为咒言、陀罗尼,愿我成为医药。
以上是非常典型的大乘教言。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像“嗡玛尼贝美吽”这样的咒,据说是伟大的观自在菩萨于其前世深切发愿成为那个真言,所以我们是在跟随、效法那样的行为。
如空及四大,愿我恒成为,
无量众有情,资生大根本!
迨至尽空际   有情种种界  
殊途悉涅槃,愿成资生因!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
复次循序住   菩萨诸学处。
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
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
对于那些寻求解脱的人,愿我成为他们的善缘。依照往昔如来生起菩提心的方式,我也应当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而生起菩提心;如同所有以往的菩萨,他们修习菩萨学处,我也应该循序渐进地次第修习菩萨学处。智者如是持  清净觉心已,复为增长故,如是赞发心: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尔后我当为   宜乎佛族业;慎莫染污此   无垢尊贵种。
已然生起菩提心之时,我也应该告诉自己、鼓励自己要感到欢喜,并增强自信心。我应思维:就在今天,我这一世有了成果,出生于此世间的目标终于获得实现,今天我成为佛子。我们之前有讲到种姓,这就是寂天在此所说的“今日我成为佛的孩子”(今成如来子)。从现在起,既然我已成为佛子,就应当履行我的种姓职责,不应该让我的家族蒙羞。
犹如目盲人,废聚获至宝;
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灭死胜甘露,即此菩提心;
除贫无尽藏,是此菩提心;
疗疾最胜药,亦此菩提心。
彼为泊世途   众生休憩树;
复是出苦桥,度众离恶趣。
彼是除恼热   东升心明月;
复是璀璨日,能驱无知霾;
是拌正法乳   所出妙醍醐。
于诸漂泊客、欲享福乐者,
此心能足彼,令住最胜乐。

如同一个眼盲的乞者偶然撞见珍宝一般,我这个无明众生已经寻得此珍贵的心念--菩提心已经在我心中生起。我所寻得的这个菩提心,是能降伏魔罗的解决之道,是一切甘露的精华,是能去除一切众生贫困的财富宝藏,是能治疗一切疾病的最胜医药。菩提心也是大树,庇荫所有需要休息的人。菩提心是最巨大的船筏,能搭载所有想要度到彼岸者立即、迅速地抵达。菩提心如同一轮明月,清凉舒缓情绪的热恼。菩提心有如太阳,驱散无明的黑暗。菩提心像是醍醐--当我们搅拌法乳时,菩提心即为精华。对于需要大乐的人,菩提心也是大供给者。今于怙主前,筵众为上宾,宴飨成佛乐,普愿皆欢喜。

接下来是对这一品的总结:“今日在诸佛如来的面前,我邀请了一切众生作为我的宾客。对于这些宾客,我献上自己的承事,作为他们的奴仆,天人和阿修罗因此感到随喜。”据说人类的作为会深深影响天人和阿修罗的福祉,所以当人类行止端正,特别是创造出这类心态、文化、氛围之时,显然会为天人和阿修罗创造善缘。以上是第三品。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3996
威望: 2667 点
金钱: 28000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12343(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5-04-02
11楼  发表于: 2025-01-06 08:21

学生问:您说要发愿创造让有情众生得以证悟的善缘,但是身为凡夫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外缘会有用,所以我们是否只是发愿就好,而不积极尝试为他人的证悟制造或创造外缘?或者有什么是我们能做的?
师答:第二品全篇都是造作善缘的范例。像是来自秘鲁的鲜花、来自沙特阿拉伯的酸奶--我甚至不知道他们是否有这些--那类事物全都是创造善缘的范例。新加坡的牙签等等,一切事物,什么都可以,无限可能、无量无边的东西,非常非常丰富。真的,甚至像是本·拉登的胡子用来拖地都可以,而且那样也能利益他,他来世可能会有更长的胡子。什么都可以,要有创意,要非常有创意。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3996
威望: 2667 点
金钱: 28000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12343(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5-04-02
12楼  发表于: 2025-01-06 08:22

学生问:您之前说过,身为凡夫,我们不知道谁是菩萨或谁不是菩萨。菩萨知道他们是菩萨吗?
师答:这取决于菩萨的能力。初地菩萨会知道比他低阶的众生中谁是菩萨,但据说不会知道比他高阶菩萨的情况;二地菩萨会知道谁是初地菩萨,诸如此类的。这是非常泛泛而谈,明确来说,像我们这样的凡夫如果看到某位初地菩萨,会认为他是完全证悟的佛,我们无法区分。一位相当资深的菩萨--尚未登地、但非常接近登地的菩萨--看到十地菩萨的时候,会觉得与佛完全没有差别。实际上,很多佛经、论典中对于证得十地的描述非常令人惊叹、难以置信,几乎可以当成诗一般,像是十地菩萨可以剎那间同时进入十亿的有情众生心识中,这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如果我能同时进入两个人的心中,我会发疯。首先,我无法进入。其次,即使我设法做到了,也应付不了,尤其是有这个德国人在这里。但不管是谁都一样,我不知道人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悲伤、快乐、害怕、爱、恨、不安全感、恐慌、放松等等,全都在同一时刻堆聚在一起。我们如何能表达那种情形?如何能设想那个情形?如何能理解那个状况?我只能说,对我而言是可怕的,我应付不了。然而,这些是重要的力量。目前我们能举的最接近的例子,就是称作直觉的东西。有时我们会有“我觉得他这么想”的想法,灵光一现而且正确,那就是直觉。但我们说的那种直觉非常微不足道,是非常非常残疾缺陷的直觉。而这里讨论的是令人惊叹的菩萨直觉,那是一种非常巨大的直觉,从来不需要依赖过去经验,是新鲜的、不可思议的直觉。相对地,我们凡夫却是处于思想框架中。给各位举个例子,大家可以去看一部叫《潜行者》(Stalker)的俄罗斯电影。它很棒,不过那是我的解读,因为这部电影非常晦涩,你也许要看五六遍才能看懂。如果你在笔记本电脑上看,要确保有副好耳机,或者有个好的音响系统,因为声音很重要。对我而言,《潜行者》讲的是当一个人具有超凡直觉之后,他就无法适应其他世界。但是想象一下,如果你拥有那种直觉,并且知道如何与这个世界玩游戏,那力量就更强大了。我能告诉你的最接近例子就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孩子会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母亲总是不疲惫且全然开放地予以接受和理解。像我们有些人不是母亲,我们就不能理解为何这个母亲或父亲会钟爱孩子的荒唐逻辑--这家长怎么会接受那个呢?但母亲能理解。这是我能给你举的最接近的例子。

学生问:您之前说我们需要修心,也说过没有任何自我存在。那么这到底是谁的心?我通常认为心和自我是同一主体?
师答:这是个典型的问题,这从头到尾都会是个问题,因为对于世俗谛和胜义谛,我们是既分开讨论又合一讨论。
总之,对于“心是什么”这个问题,佛的回答包含三个要素。“心无有心,心之自性为光明”。这是大乘佛经里的话,这句话的现代翻译是:心,无心,心是明。如果有人能找到梵文的这句话,我想那会更有力量。首先,佛说“心”的时候,他指出也许有一个心的存在。但接着,他立刻说“没有心”,之后又紧接着说“心是明”。这是为了解释不可解释的事物时所采用的迂回方法。所以,回答你的问题:这虚幻的自我,需要藉由虚幻道途的帮助,被虚幻地击溃,从而证得解脱;而解脱又是另一种幻相。这就是你必须结合整句教言的方式,这是唯一的方式。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3996
威望: 2667 点
金钱: 28000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12343(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5-04-02
13楼  发表于: 2025-01-06 09:09

在菩萨俱乐部的这张表上,如果你勾选--我没有愤怒、我没有嫉妒、我没有瞋心、  我不是多疑的人……如果你对所有这些负面的东西都选「否」,你就不合格,因为那还有什么意义呢?基本上你在说你是佛,因此你无需加入这个俱乐部。

但是如果你说「那些不好的东西我全都有」,这反倒是个好消息。基本上这意味着菩萨俱乐部有大量的市场,被录用是可能的;人人都有菩萨潜能,是“住种姓”者。”‍‍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3996
威望: 2667 点
金钱: 28000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12343(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5-04-02
14楼  发表于: 2025-01-06 09:10

如果一旦意‬外怀孕,又无条件无能力生养,请不要惊慌, 更不要匆忙做出流产决定,可以拨打下列爱心电话求助:

1、江省苏‬南通市万‬善寺道禄师‬父电话:18921453000
2、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滋‬湾德孕妈助救‬公益基金崔女士
电话:13568943662
3、山东省青岛‬市净土妙村‬心妈妈电话:13026563003
4、北京‬市曹然女士
电话13910986007
5、四川省‬宜宾市王女士
电话:13990923454
6、福建省泉州市‬莲花女士
电话:13799578329

也可以拨打"104生命"教育咨询电话:
甘肃兰‬州市岳女士
电话:13321283388
辽宁抚‬顺市刘先生
电话:15841341399
欢迎转发[合十]转发即利他[合十]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3996
威望: 2667 点
金钱: 28000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12343(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5-04-02
15楼  发表于: 2025-01-06 09:13

你对世俗有多大的执着,
就对修行有多大的障碍。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3996
威望: 2667 点
金钱: 28000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12343(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5-04-02
16楼  发表于: 2025-01-06 09:16

哪怕有出家人碎片许僧衣,
尸陀林当中的鬼神也要顶礼和顶戴。
———《地藏十轮经》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3996
威望: 2667 点
金钱: 28000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12343(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5-04-02
17楼  发表于: 2025-01-06 09:32

⬧ 胜义菩提心:
无修之道
我上一讲谈到如何学习渴望不能渴望的事物,我也谈到无修之道:让事物保任如是,任由事物按其原本样貌存在着。“禅修”这类词汇不过是世俗层面上用来沟通的方法。顺便一提,在某种程度上,无修之修这种智慧甚至可以在中国道家如老子等大师的伟大教法中找到。让事物按其本来样貌存在,基本上即是任其如是存在。但即使让事物如是存在,这也已经是一个作为,一个大的作为,而且这很困难。无修之道如此困难的原因在于,我们非常习惯要做些什么。我们就是会手痒,就是忍不住不去折腾,非得重新安排事物,然后再整治一下。我们就是忍不住,我们不得不做些什么,这是一种特定的习气。事实上,这个习气出自于自我的不安全感。我们就是非得发展出一张虚幻确认之网,于是我们有那种要做些什么、戳戳弄弄的习气,所以无修之道非常困难。实际上,你所需要做的只是让事物保任如是,并且真正与其安处,仅此而已。那就是胜义菩提心,那能令你和所有其他人都从这不必要的迷妄中解脱。寂天会在文中某处谈到这一点:束缚我们的这个枷锁--亦即迷妄--本身是完全虚幻的。当然如此。这个束缚我们的枷锁,这些染垢、烦恼,是如此虚幻。但如同我一再重复的,习于什么都不做、保任如是的这门学问非常困难。因此,佛陀出于大悲而设立了所有这些仪式、方法、技巧、乘、次第,例如菩萨的次第、观的次第,还有像是坐直、正常呼吸、专注前额某处或鼻孔下方等等各式各样的技巧。方法如此繁多,据说有超过八万四千种法门。但我认为八万四千只是非常笼统的说法,表示数量很多,事实上佛教导的方法远比那多得多。而有这么多方法是必须的,因为这是我们要求的,因为这是通往这全然清净明洁之真如的唯一方式。为了掌握这真如境界,我们必须创造出这种种的复杂。换句话说,菩提心,尤其是胜义菩提心,其实是天生的。如来藏是你本来就有的。现在我们明白,菩提心是如此重要--唯一能拯救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就是菩提心。这部教文中第一品是关于菩提心的利益,第二品则是在讲生起菩提心的技巧,对于如何生起菩提心和培育菩提心多有着墨。一旦我们播下菩提心种子、生起菩提心之后,其余章节都是在谈如何维持菩提心、如何滋养菩提心、如何增长菩提心、如何克服这个菩提心的障碍等等。

|第一品 忏悔罪业品
⬧ 积累福德以生起菩提心

这一品中有很多很多的偈颂是关于在生起菩提心之前,我们应该积累福德。就理解教文而言,大部分技巧都很易于理解,但有些事是你需要注意的。在此我们谈到菩提心的宏伟、巨大、广大,为了种下菩提心的种子,我们需要准备--我们需要积累福德。于是有人会想“我们需要真正做些什么”,因为我们人类大脑认为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所以我们会立即想到需要付出精力、金钱、时间等等,需要做出很多牺牲。因为处于那种思想框架中,我们会以那种方式思维:“如果我需要那么多的回报,就必须做出那么多的投资。”但你将会知道,其实并非如此:你是通过自己的意图、发心来积累福德。当你读到下面的内容时,会意识到自己完全没有理由不这么做,它不需要你做任何花费,却能给你极大的利益,因为这些全都发生在想象的层面。
⬧ 供养诸佛菩萨
为持珍宝心,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佛子功德海。
鲜花与珍果,种种诸良药,
世间珍宝物,悦意澄净水;
巍巍珍宝山,靜谧宜人林,
花严妙宝树,珍果垂枝树;
世间妙芳香、如意妙宝树,
自生诸庄稼,及余诸珍饰;
莲花诸湖泊,悦吟美天鹅,
浩瀚虚空界,一切无主物,
意缘敬奉献  牟尼诸佛子。
祈请胜福田,悲愍纳吾供!
福薄我贫穷,无余堪供财;
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
为了生起菩提心,我们迎请诸佛菩萨众,向他们供奉鲜花--供上你能取得的任何鲜花,以及那些你无法立即取得的花,比如来自秘鲁的花,来自马丘比丘山的花等等各种各样的花,但不需要现在快递鲜花,一切都是在观想或想象的层面上去供养。想象我们向如来供养花朵、药物、珠宝、水果、树木、香等等的一切,献上如天际般丰富庞大的供养。
愿以吾身心,恒献佛佛子!
恳请哀纳受,我愿为尊仆!
尊既慈摄护,利生无怯顾,
远罪净身心,誓断诸恶业!
我供养这个人身--这不是想象的,而是完全可见、能取得的。我们供养这个人身,将自己当作奴仆、侍者供养给诸佛如来。我们也忏悔过去、现在、未来的恶行。
馥郁一净室,晶地亮莹莹,
宝柱生悦意,珠盖频闪烁;
备诸珍宝瓶,盛满妙香水,
洋溢美歌乐;请佛佛子浴。
香熏极洁净    浴巾拭其身,
拭已复献上   香极妙色衣。
亦以细柔服、最胜庄严物,
庄严普贤尊、文殊观自在。
香遍三千界    妙香涂敷彼   
犹如纯炼金,发光诸佛身。
于诸胜供处,供以香莲花、
曼陀青莲花,及诸妙花鬘。
亦献最胜香,香溢结香云;
复献诸神馐,种种妙饮食。
亦献金莲花   齐列珍宝灯,
香敷地面上,散布悦意花。
广厦扬赞歌,悬珠耀光泽,
严空无量饰,亦献大悲主。
金柄撑宝伞,周边缀美饰,
形妙极庄严;亦展献诸佛。
别此亦献供   悦耳美歌乐,
愿息有情苦,乐云常住留!
惟愿珍宝花   如雨续降淋   
一切妙法宝、灵塔佛身前!
犹如妙吉祥   昔日供诸佛,
吾亦如是供   如来诸佛子。
我以海潮音,赞佛功德海,
愿妙赞歌云,飘临彼等前。
我们也供养想象出的浴室,接着供养沐浴、衣裳、严饰、香水,然后再次供上鲜花、香、宝伞、食物、宅邸--越量宫--以及音乐、扇子,并且供养赞颂,亦即唱诵礼赞歌曲。我们将自己能取得的一切,以及大部分是观想出的供物,供养给如来、菩萨和我们的上师。在此你还必须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一种修心的训练,你已经由此而熟稔于布施、供养、不执着。对自我珍惜和我执的惯常习性而言,这已然是个坏消息。寂天自己也在某处说到:一个吝啬贪婪自私的人必须先学习如何布施,首先从右手布施给左手做起。他解释到这么细节的地步,这是这些伟大菩萨们悲心、宽容的表征,也是真正安忍的表征。
⬧ 皈依佛法僧
之接下来是皈依,我们向佛、法、僧行皈依。化身微尘数,匐伏我顶礼  三世一切佛、正法最胜僧。礼敬佛灵塔,菩提心根本,亦礼戒胜者、堪布阿阇黎。乃至菩提果,皈依诸佛陀,亦依正法宝、菩萨诸圣众。
皈依是所有法道的一个共通重点或主题。当然,我们皈依的是佛、法、僧。皈依的意义是接受--真正接受,真诚地、全心全意地同意或接受--那个事实。所以不要把这当成一种有神论者的皈依,他们皈依的是某些更高层级的众生,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举例来说,当我们说皈依法的时候,应该是一种真诚、全心全意的接受。例如,接受万法无常、我会死、我们都会死;接受一切情绪无论如何都是苦、都是焦虑;接受一切事物都没有本具实存的自性。要有那种接受。皈依时,必须皈依于某个不会欺骗你的人,这是关键所在。如果皈依的对象喜怒无常、情绪变化不定,那你无法真正应付那种皈依对象,因为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就是为什么究竟的皈依对象是法。当然,接下来就因此出现了对僧、佛的皈依。像是“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这个事实不会欺骗你,它不会改变,这个事实会持续下去。在普纳这里如此,在孟买、德里、纽约、木星、火星也一样。这是事实,你不如就接受它。为什么要接受呢?因为如果不接受那个事实,即是一种迷妄,就是在欺骗自己、愚弄自己。这是为什么我们逛街买起东西来,就像自己还会再活一千年似的;然后突然间你就处于轮椅上,于是你感到痛苦,因为接受无常这个事实很难,不那么容易做到。你能在理智上想“每个人都会死”,但实际上、情感上,这种想法无法长久,不是时刻存在着。每当外缘生起,我们便立即退转,再次沦入执着一个不可摧毁的永恒自我,并且计划永远活下去。我很久没看宝莱坞电影了,但过去所有宝莱坞电影的主题都是从此幸福快乐之类的,而且影片结尾时总会有一张大合照。剧情通常如此:二十年前一对兄弟失散,后来一个成为警察,另一个成为帮派分子之类的,然后大家团圆,从此一直幸福生活下去。我认为那就是宝莱坞卖座的原因,因为我们情绪化的心实在很喜欢听闻这些,听到这些太美好了,因此这样的电影会有票房。而且,尽管方式有所差异,但大多数欧美文学、电影也没什么真正的不同。总之,受欢迎者都大同小异。如果有些作品略有不同,那么它们的读者或观众就很少,这些作品会被归为非常黑暗抑郁的类别。我们为什么会抑郁?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臣服于无常,因此我们才变得抑郁。一部分的你不想听见无常,而另一部分的你却在理智上知道有无常,这真的会令我们沮丧,这都是因为没有彻底臣服于这个真理的缘故。总而言之,“自皈依佛”等等的皈依,其真正要点就是接受这个事实,并且接受住于道上者,因此佛与僧也成为皈依对象。所以,这里有对皈依的修心训练--对于生起菩提心而言,这是相当重要的程序。
⬧ 忏悔罪业
我于十方佛    及具菩提心   
大悲诸圣众,合掌如是白:
无始轮回起,此世或他生,
无知犯诸罪,或劝他作恶。
或因痴所牵,随喜彼作为,
见此罪过已,佛前诚忏悔。
惑催身语意,于三宝父母、
师长或余人,造作诸伤害。
因昔犯众过,今成有罪人;
一切难恕罪,佛前悉忏悔。
罪业未净前,吾身或先亡;
云何脱此罪?故祈速救护!
死神不足信,不待罪净否,
无论病未病;寿暂不可恃。
因吾不了知,死時舍一切,
故为亲与仇,造种种罪业。
仇敌化虛无,诸亲亦烟灭,
吾身必死亡,一切終归无。
人生如梦幻;无论何事物,
受已成念境,往事不复见。
复次于此生,亲仇半已逝;
造罪苦果报,点滴候在前。
因吾不甚解   命终如是骤,
故起贪瞋痴,造作诸恶业。
昼夜不暂留,此生恒衰减,
额外无复增,吾命岂不亡?
临终弥留际,众亲虽围绕,
命绝诸苦痛,唯吾一人受。
魔使来执时,亲朋有何益?
唯福能救护,然我未曾修。
放逸吾未知,死亡如是怖;
故为无常身,亲造诸多罪。
若今赴刑场   罪犯犹惊怖,
口干眼凸出,形貌异故昔;
何况形恐怖   魔使所执持,
大怖忧苦缠,苦极不待言。
谁能救护我   离此大怖畏?
睁大凸怖眼,四方寻救护。
四方遍寻觅,无依心懊丧;
彼处若无依,惶惶何所从?
佛为众怙主,慈悲勤护生,
力能除众惧,故我今归依。
如是亦归依   能除轮回怖   
我佛所悟法,及菩萨圣众。
接下来几偈是关于忏悔所有罪业,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罪业。忏悔之后,还有一些提醒我们的偈颂:如果不清净这些恶行和罪业,死亡会毫无预警地随时降临。其中有一段相当长的偈颂描述死亡会如何来临,以及死亡来临时什么都帮不上忙,那时唯一可帮上忙的,就是你已经诚心臣服于实相和实相的阐述者佛陀,以及安住实相或是在通往实相之道上的僧伽。
因怖惊颤栗,将身奉普贤;
亦复以此身,敬献文殊尊。
哀号力呼求   不昧大悲行   
慈尊观世音:救赎罪人我!
复于虚空藏,及地藏王等,
一切大悲尊,由衷祈救护。
归依金刚手;怀嗔阎魔使,
见彼心畏惧,四方速逃逸。
昔违尊圣教,今生大忧惧;
愿以归命尊,求速除怖畏!
若惧寻常疾,尚须遵医嘱;
何况贪等患   百罪恒缠身。
一瞋若能毁   赡部一切人,
疗惑诸药方,遍寻若不得;
医王一切智,拔苦诸圣教,
知已若不行,痴极应诃责!
若遇寻常险,犹须慎防护;
况堕千由旬   长劫险难处。
若思今不死,安逸此非理;
吾生终归尽,死期必降临。
谁赐我无惧?云何定脱苦?
倘若必死亡,为何今安逸?
除忆昔经历,今我复何余?
然因执着彼,屡违师教诫。
此生若须舍,亲友亦如是,
独行无定所,何须结亲仇?
不善生诸苦,云何得脱除?
故我当一心,日夜思除苦。
吾因无明痴,犯诸自性罪,
或佛所制罪,如是众过罪。
合掌怙主前,以畏罪苦心,
再三礼诸佛,忏除一切罪。
诸佛祈宽恕   往昔所造罪!
此既非善行,尔后誓不为!
现在我们知道死亡确定会来临,却不确定何时会来。寂天谈到,因为我们非常忧惧这不确定的死亡,出于这种恐惧,于是我们将自己献给普贤、文殊、观自在菩萨,我们也皈依虚空藏、地藏、金刚手等大菩萨。我们不能欺骗自己,认为自己今天可能不会死;没有任何一天我们能确定死亡不会降临在自家门口。过去我们不知道死亡必然会发生,认为生命恒常,在这种情况下做了很多事。当死亡最终来临时,我们什么也带不走,必须舍弃所有的朋友、家人,离他们而去,只有业力、我们的行为才会跟随我们一起走,所以我应该发露我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罪业。我一次又一次地向皈依对象顶礼,并且再三忏悔罪业。以上是第二品《忏悔罪业品》。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3996
威望: 2667 点
金钱: 28000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12343(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5-04-02
18楼  发表于: 2025-01-06 09:47

福建宁德市某寺的一出家人,以前是福安某茶场的工人,五十多岁才出家。这位法师没文化,出家二十多年都不会早晚课。习气深重,酒瘾难戒,所以去了很多寺院都讨人嫌,最后还是自己的师父无奈收留。

常住安排他每天扫地,上山砍柴,啥也不会只会念阿弥陀佛。由于他每天干力气活,念佛不停,所以香客看到他神清气爽,满面红光,还把他当高僧大德,经常有香客找他问道,他此时就会把念珠往脖子一挂,跟人家讲阿弥陀佛。

有一年,他进山里捡柴火,走太远迷路了,一夜未归。常住派人去找,走了很久听到他念佛的声音才找到,一夜无眠的他,依然若无其事在那大声念佛,丝毫不担心。又有一次,他搭乘香客的车出去,司机不太小心,车子掉下深谷,他也是大声在念阿弥陀佛,无所畏惧,全车人都没损伤。

2012年冬天,他已经七十多岁,身体依然硬朗。某天他找到老和尚,少见的严肃庄重,顶礼师父,感恩师父不嫌弃,说三天后就要走了……

老和尚因为见他平时就没正经过,所以根本不把他的话当真。三天后正是农历十一月十七,阿弥陀佛圣诞日,他自己沐浴更衣,坐在房间往生了……

那天我正在当地新建的居士林帮忙打佛七,寺庙打电话来找居士们去送送。这些详细过程是年轻的当家师父写给我的。

如今众生习深业重,固然有很多根基好的严持净戒,广学多闻,但还幸有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所以世尊在经中有言:在法灭的最后时期,留《无量寿经》住世一百年,最后再留阿弥陀佛四字,能信受者,依然还能搭上末班车,离开六道轮回。从此之后要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佛出世,才有佛法。有血气之大丈夫,甘愿轮回在漫漫长夜之噩梦吗?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3996
威望: 2667 点
金钱: 28000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12343(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5-04-02
19楼  发表于: 2025-01-06 10:48

▲印光祖师
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
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穷。然须发菩提心,誓愿度生。
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书一】五二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3456»Pages: 2/7     Go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没有菩提心,即便证悟空性,也不成为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