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养尸之地,乃是龙无真脉,山无正穴,而葬处脱脉无气,只是四山高障 ,不受风吹,此处阴寒凄冷,所以能养尸。
j K!Au |2?'9< 彼养尸不化之地乃至阴极寒之地,如北方的人藏冰,放在苦寒之地,故冰不化。南方无苦寒,则水易化而不能藏也。古代人殡妃,以水银灌入尸中,也是久而不化。靠的是水银至冷养尸,今养尸之地,冷气侵尸,尸虽不化,而魂骸不宁。且感召生人,不生子嗣,或生而不育,渐至绝嗣。
= 6tHsN23 VLS0XKI) 《葬书》所谓枯骸得气者,乃地脉冲和至生气,非至阴之冷气也。得生气则暖,暖则腐肉易化,而骨骸久存,遗体也因之以萌,嗣续蕃昌,南方的葬骨就是这个道理,但葬骨的方法也是不全是对的。
DQNnNsP:M- 3
*d"B tg 诗云:
&%8'8,. ^$%S &W 天门幽暗风无入,地脉寒凉暑不改。
M9Cv wMi ZW-yP2 只好养尸长不朽,儿孙零落绝其宗。
ks3`3q 7 TMAJb+@l: 读《堪舆漫兴》刚好看到这篇,择而记之,请勿对号入座!

楼主留言:
天然养尸地当以此论,但某些用科学方法存尸的,不在此论,如本例乃是用三合土包棺,空气不入,无法腐化也/